第266章 积极热情(第 3/4 页)
哎呦,确实啊,罗家的人,没有粮食,哎,头疼。
不过罗家的人都是自作自受,一帮烂人,把好好的日子过成这样,那不是活该吗?
傅学华怂恿的说道:“没有粮食,那就分他们的田,占据了最好的田,不好好劳动,那就把田交出来,让能干的人干?”
呵呵,李大庄苦笑一下,没有说话,分给罗家的田,怎么可能要回来?
李大庄只要敢开这个口,罗家的人,为了自家的田地,肯定和李大庄拼了,罗家可是有60多亩上等水田,为了守住这些田地,罗家的人肯定愿意付出一条人命啊。
为了粮食的事情,闹出人命,那李大庄不是也跟着倒霉吗?
傅学华很快看到捐献粮食的清单,整个北山,捐献粮食最多的是舒家,水稻400斤,玉米2000斤。
哇塞,这个指标吓死人啊,舒家把家里旱田收获的玉米全部捐赠了吧?就算没有,估计也剩下不多了。
舒家为了舒明哲也够拼啊,就凭舒家这个表现,舒明哲到了镇上工作的事情,那也是十拿九稳啊!
不知道舒家剩下的日子怎么过?
估计又是依靠山芋干过日子了。
不过舒家还有舒明珠呢,每月都有工资呢,多少可以补贴家用啊
第二捐献粮食最多是李大庄,水稻300斤,玉米1600斤。
佩服,李大庄够狠啊,估计旱田的里面的玉米,都差不多捐献了,李大庄也太拼了啊?为了这个生产队长值得吗?
要是加上李国生和李国强的工资的话,那么李家这次贡献真的很大啊。
不过李大庄带头带得好,中国人的习惯,蛇无头不行,李大庄作为生产队长,起了良好的带头的作用,其他的生产队员当然也没有退路了。
梅家的人,都咬着牙捐献了600斤玉米,和上次的爱国粮事情相比,梅家的表现要好多了,剩下就是罗家人,成了拖后腿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