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交公粮(第 3/4 页)
整个大队,能够调动的牲口和小车,全部调动出来,粮食的分量不轻,想要顺利的送到粮站,那也十分艰巨的事情。
这个年代,没有卡车,没有拖拉机,有个牛车和马车,那就是比较富有的事情,蔡向大队,所有的生产队,全部加起来,也才八部牛车,三部驴车,马车没有,因为马车全部支援前线了。
板车到有十几部,还有十几部小独轮车,这是整个蔡向大队全部的高级运输工具,可是蔡向大队足足要上交二十万斤粮食,剩余的粮食,完全依靠队员用扁担挑。
幸好蔡向大队距离镇上粮站不远,才8里路,必须在今天一天时间,把二十万斤粮食,全部送入粮站才行。
傅学华看着一大堆堆粮食,看到那些习以为然的表情,心里不由得佩服啊,依靠人挑,那得挑多少趟啊?
一趟200斤,8里路,来回就是16里,一个来回至少一个半小时,跑的慢的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一个早上最多两趟,一天最多五趟,一趟200斤,也就是一个主劳动力,这样一天下来也才1000斤粮食……
二十万斤粮食,至少200个小伙子啊,现场数一数,好像只有120多个小伙子,这样一天下来,能够完成交公粮的任务吗?
傅学华好奇的问道:“明哲哥,人好像不够啊?”
舒明哲是大队会计,交公粮的事情,主要都是他负责的,信心十足的说道:“放心吧,肯定来得及,还有那么多小车呢,你别小看那些车,一趟可以拉1000斤,抵上好几个人呢?”
在蔡达荣一声令下,一百多个小伙子,排着队,挑着粮食,朝着镇上的粮站哼兹哼兹的走过去。
傅学华跟着队伍里面,悠哉的挑着担子,好奇的打量着交公粮的队伍。
良心话,傅学华虽然见怪了交公粮,可是眼前交公粮的一幕,绝对是第一次见到,长长的担子队伍,一眼看不到头,路边还有很多老人和孩子,十分羡慕的看着长长的公粮队伍。
那些看热闹的人,有的比较热情,还拿出来一些冷水,放在路边的凳子上,让挑担子的人,口渴了可以喝一口。
路上很热闹,很多熟人还在打招呼,傅学华慢慢明白了,原来对于种田的人来说,能够完成公粮的任务,那是一种发自骨子里面的荣耀。
傅学华不明白这个年代的人是怎么想的,放在在后世的时候,经常有人赖着公粮不交,大队干部和村干部,以抢劫的形式,逼着他们叫公粮。
李家华的那个年代,交公粮都是按照家庭为单位,拿着公粮本子,自己找拖拉机和三轮车交公粮,哪里能够看到,集体交公粮的热闹的场景。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