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安排(第 2/3 页)
问题的关键来了,就算让老乡卖粮食。
不得不说,那些人都是聪明人,可惜,没有把聪明的尽头用在敌人身上,反而把聪明的精神,都用在自己人身上。
收购不到粮食,不反省自己的工作方式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私人粮商的问题,反过来怪老乡的立场有问题,这是非常奇葩的想法。
哎,那些废物,斗不过私人粮商,可是,他们是公家单位啊,可以斗得过老乡啊,哎,所以,他们想到了蛮不讲理的办法,直接在购买粮食上做文章。
种田上交,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那是深入到骨子里面的,就算最穷的村子,穷的要饭了,可是,在上交的事情,那是一点都不耽误。
就算把田里的所有粮食都上交了,家家户户一颗粮食都没有存下来,全家都要饿肚子了,可是,老乡依然按照规矩,老老实实上交。
种田上交,天经地义。
天经地义,四个字,可是说明老乡忠诚不二的态度。
所以,那些没用的废物,缺德的冒烟,为了完成上面的指标,居然利用老乡天经地义的心里,在田亩子产量上耍手段了。
在傅学华心里,耍这种手段的人,应该拉出去处理了,真是太无耻了。
可是,手段没有高低,目标有大小,为了完成一个伟大的目标,就算采用一些不被认可的手段,那也是值得。
于是,今年的政策出现变动了,多了一部分购买粮食的指标。
既然是花钱买,为什么不按照老祖宗的规矩来呢?
花钱买粮,你情我愿,一分价钱一分货,钱货两清。
李大庄和舒大强听到傅学华的解释,顿时都是傻眼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