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药锄(第 2/3 页)
在车上,葛小华了解到老人家名叫梁德善,在县城开了一家侗医诊所。
经常会在周末的时候上山采药,可是他用的药锄已经彻底坏掉了,因此在县城询问有没有药锄贩卖,遇到了葛小华。
“梁老,侗医我听过,但是没真正见过,侗医跟中医有什么区别?”
“两者都是同源同脉的,只是侗医因为没有专门的本民族文字,对很多药理、药物的记载留下来的很少,都是口口相传的,没有中医这么系统广泛,我们讲究的是五位一体与中医的太极有异曲同工之妙。”
梁德善说得都太专业了,葛小华懵懵懂懂的,但是从梁德善的言行来看,应该是有一把刷子的。
何况侗医作为非物质遗产,的确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并不是大家在电视上所说的“蛊医”。
到了铁匠铺,葛小华根据梁德善提供的信息,打造了一把药锄。
构造方面,一面是锄头刃,一面是四齿的铁耙。
因为是单手握持的,体型较小,葛小华打造起来也很有效率,很快就打好了药锄的刃部,在院子内削着握把。
“梁老,药锄打好了,你看合适不。”葛小华特意用砂纸磨好了把手,梁德善握持的时候,感觉到很趁手。
挖了挖院子的土,双面都用了,铁耙那面是防止再挖药的时候伤到药材的根部,因此铁齿间隔很重要。
“很好,多少钱?”梁德善对药锄十分满意,询问着价格,葛小华对侗医很感兴趣,在跟梁德善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侗医的名堂极多。
也明白结交医生的好处,谁不愿意生病,但是都会生病,连医生都不例外,因此说道:“梁老,我们能见面是缘分,这把药锄当晚辈的一份见面礼。”
“那好,以后有事找我,县城的德善侗医门诊部是我开的。”
“我送您回去?”
“不用,葛家村附近有不少质量好的药材,我打算现在去摘。”
“梁老辛苦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