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原材料(第 2/3 页)
葛小华没有过多解释,而是说了自己找他的原因,言道:“别这么啰嗦,这次我找你,是求你帮忙的,给我来一车生铁,有煤炭的话,捎带一车。”
“你要这么多生铁干嘛?一个人能打这么多?”
“懒得下次再找你要啊,现在生铁价格怎么样?”
“内部价1吨一千五。”
“来八千块的,顺带给我搞两千块的煤炭来!”
“好。”
李孝感很大气地答应下了,葛小华也明白李孝感报的价格是比市场的低很多。
一般市场上报价是1吨两千左右,而走内部价格能便宜不少,这也是葛小华找李孝感的原因。
何况鱼峰市管辖着浔江县,距离大概4个小时车程,从县里面到村子也要2个小时,因此6个小时就能到铁匠铺了,路程不是太远。
八千的生铁、两千煤炭葛小华把刚卖掉的一把镰刀钱直接发给了李孝感,有时间再亲自到鱼峰市请李孝感吃饭。
生铁的事情解决了,葛小华只要在家等消息就行了,李孝感会安排车辆送货上门。
这些生铁、煤炭足够葛小华打铁几年了,根本不用发愁原材料的事情。
第二天,葛小华在打铁的时候,两辆货车开了过来,他知道是自己的生铁、煤炭到了,没想到效率这么高啊。
李孝感会这么关注鱼钢的发展,不仅是他在鱼钢工作,而且他的父亲还是鱼钢的厂长,因此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出一车内部价格的生铁和煤炭。
“哟,地方不错嘛,还真的回乡打铁了。”李孝感坐在货车副驾驶位置,车停好了就让人安排卸货。
自己下来跟葛小华进行攀谈,1米67左右的李孝感,体重达到了170斤左右,还是比较胖的。
看来在鱼钢过得不错,作为小组长,基本是坐在办公室内操控一些仪器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到车间工作。
自动化的机械操作,让车间的老一辈工人基本都下岗了,全是这些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一代。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