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曲线救国(第 3/4 页)
江思甜听到林牧重复这个名字,马上问道。
“荥(xing)阳怎么了?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么?”
“没什么特殊的地方。”林牧淡漠回答。
“哦。”
林牧拿出水喝了一口,看见江思甜始终盯着自己看,又有些心慌,急忙找了话题说道。
“要说起荥阳,确实有个地方很出名的。”
“我知道,是汜(si)水关。”只要和林牧能说话,江思甜就很满足。
“的确是,不过汜水关只是唐代之后的称呼,在它之前还有一个名字更出名。”
“哦?”
“那就是三国演义里提到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地方——‘虎牢关’了。”
江思甜恍然大悟,说道。
“原来是在这里,其中还有什么典故吗?”
林牧见到成功转移了江思甜的视线,而且见她很感兴趣的样子,于是说道。
“虎牢关,因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西周时,虎牢属古东虢(guo)国地界,归属于郑国管辖。”
“郑国?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么?是不是郑市就是因为郑国而取名的?”江思甜问道。
“不是的,郑市在那时候并不是叫这个名字,郑市是隋文帝开皇三年时将荥州改的名字,而当时郑国的政治中心却是郑市南边的新郑。
新郑在上古时期称为“有熊”,有熊你知道的吧。”
“嗯,有熊应该是轩辕皇帝的部落。”江思甜回答。
“对,轩辕黄帝曾在此建都。帝喾(ku)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所以新郑又名祝融之墟,也称有熊之墟,为楚国先民的最早起源地。”
“那这样的话,楚国人的祖先且不是神话传说里的火神祝融了?”
“嗯,可以这么说的,不过关注祝融,其实并不是专指的神话里的火神,而是三皇五帝时夏官火正的官名,与大司马是同义词。
历史上有多位著名的祝融被后世祭祀为火神灶神。祝融氏也是氏出多元的,历史上有颛顼(zhuan,xu)族祝融氏和炎帝族祝融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