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章台柳(第 2/4 页)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秦格韵也不明就里,茫然问道。
“林乔,云崖只说了一个‘章台柳’,你这就出了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问小牧吧,他也肯定知道。”季林乔还是稍微有些顾忌的。
林牧见到季林乔把问题甩给了自己,也看了一眼刚刚进入包间的那群女人,笑道。
“‘章台’本是战国时所建宫殿,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秦王曾在此宫接见蔺相如献和氏璧。台下有街名章台街,诗中借指的是长安。
‘章台柳’即暗喻长安柳氏。但因柳氏本是名娼女,所以后人遂将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章台柳’就是暗指妓者了。”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同时,云崖朝着林牧伸出大拇指。
“切,说了半天,不就是青楼、窑子与妓女的古诗么,能有什么区别?还特么搞得这么高大上的。”孙乾撇嘴不服。
“可不是你想的那样的,孙乾。”林牧反驳。
“那还特么能哪样?自古青楼不就是出风尘么。”
“当然不是,古代青楼这个词,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又是作为豪门高呼的代称,
如《晋书·麹允传》:‘南开朱门,北望青楼’。邵谒《塞女行》:‘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等等,说的都是青楼本是富家人的精致雕阁。
到南梁时,有诗曰:‘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于此青楼才开始形容歌舞升平的地方。
而且,在古代妓女只有娼妓是卖身的,歌妓、舞妓等妓女一般都是不卖身的,称为清倌人。
当然也有两个都是卖的,称为红倌人。
不管怎样,青楼里多是卖艺不卖身的妓女,也有卖身的,但数量很少,档次也比较高,接待的都是些达官贵人,风流才子。
大诗人李白在《宫中行乐词》之五写道:‘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就是这个意思。
而纯粹做皮肉生意的妓院才称为‘窑子’,档次较低,比如某时期的八大胡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