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04章 一缘窥天(第 2/4 页)

    如今随着计缘自己那套衡量仙道的准则在“德”“法”“心”方面齐头并进,道行也是日渐增长迅速,丹室法力边界已经不再是一亩丹田之地,或许用一亩三分形容更合适。

    田虽然还是小,可架不住计某人丹炉大呀,炉中内藏乾坤,三昧真火升腾不息,其中蕴藏着腾腾丹气,随时都能转化补充为法力。

    尤其奇特的是,这介于虚实之间的丹室,《通明策》上形容是幽暗中一亮室,意境丹炉架金桥。

    而到了计缘这,丹室的一亩三分地周围并不暗,是若隐若现的意境山河,丹田之地的升腾法力则好似烟霞一般将丹田蕴藏,也不知是山河隐于丹田外,还是丹田隐于山河中。

    计缘自觉修炼速度绝对是不慢的,或许那些坐在仙府圣境之地的修仙之人也未必比得上他计某人效率。

    而棋子对丹气的需求似乎也有自身限制,偶尔量大偶尔几无,凝实的大虚无的少,总之正常情况下不影响计缘修行。

    玉怀小练这一基础练气诀的运用也是炉火纯青,虽然还没有大练之法,但身内五行脏器所在本身已经孕育五行之气,所谓大练之法也不过根据自身特性选择一条更合适的修行道路,比如主太白金气或主葵水真阴。

    高级是高级的,可没有又不会死,计缘的自我安慰就是,计某人现在就是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除了法力和身气上面的练法不落下,持续以纯净灵气滋养身魂的导气诀炼法计缘也从不间断,尽可能在每天特定时辰餐霞饮露。

    计缘一边感悟身内情况,一边再次摸出随身携带的《通明策》印证自身所学,顺带也往后翻了翻修行相关的高大上内容。

    据《通明策》所言,除了法力深厚与否,修行中还有两大关键标志,对于修仙之辈的道行深浅能有一定参考作用,即五气朝元和三华归一。

    前者是身内五行之气大成并且灵动十足的标志,与个人修为法力深浅小天地勾连的星辰窍穴多寡和心关修行都有很大关系,并非人人能成就此异像。

    《通明策》上曾言,不知从何时开始,修仙中人往往只要五气中有一气朝元,就敢堂而皇之自缢“朝元之境”,算是有些可笑。

    而后者三华归一,则真的是道妙“真仙”的象征,寓意修仙者不但精气神汇而合一,天地人三才间也是完满归一,是为玄关大通,非真道高人不能成就,而往往此类高人法力同样深不可测,不太可能有例外。

    此外还有一堆对于“道”的理解,和对于术法神通的理解等等从心境到修为的各种解读,更有叩心关、修德行、了清静等各类玄妙之术,从各个方向各种角度力求接近大道。

    修行一事真可谓是千般大道万般法决,仙门仙府仙洞仙山仙岛,各家都有各家的理解,又各自对奥妙处弊帚自珍,难以真正归纳统一。

    甚至就是明面上的道理,还存有许多相互间“道争”之处,谁也不服谁,《通明策》上讲到这一点只概括一句——甚为伤思。

    值得一提的是,若是真正的仙道高人,对“道”会各有深刻理解,往往能对万物规律洞晓玄机,也是很多精妖魑魅渴望“问道”的原因之一。

    计缘细细品读一番,时间就已经临近中午,自觉如今心念豁达修行在这一阶段已经算得上纯粹,才放心的跳下树去,准备进城找地方吃饭。

    在步行入城中的时刻,就像是之前的印证在心中起作用一般,又像是心境又拔高一层,计缘身上的法力颇有种与外界天地灵气交融的感觉。

    而计缘在心念一动间神入意境山河显化,意境中的自身好似变得无穷大,外界的肉身则仿佛自身融于天地一般,步伐都显得虚灵神奇。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剑来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不朽凡人 玄鉴仙族 我师叔是林正英 修真门派掌门路 过河卒 蛆蝇尸海剑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