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 官老爷(第 2/4 页)
然后她又对着围观的街坊说道:“大家评评理,啥好事儿都让她想了,什么都让她如愿,还要衙门干什么?”
围观的人有人跟着起哄说道:“对,还要衙门干什么?”
大多数人不知道谁说的对,窃窃私语。
吴婆子一看这样,只能咬死不承认。她可怜巴巴说道:“贵人误会了,我们不是那样的人。我们穷苦老百姓娶个媳妇不容易,家里穷,媳妇看不上那也没办法。我们把媳妇当亲闺女一样养大。只希望她留在家里好好过日子。我要是跟着贵人的享福,我当婆婆的也愿意,只要让我见儿媳一眼,知道她过得好我们也放心,以后再也不会说什么。:
瞧,恶人一张嘴,下上下两张皮一碰,把她儿媳妇说成那种嫌贫爱富的人。好像付昔时带人走有什么目的。
围观得有些妇人交头接耳议论,付昔时听到什么妾的话,猜也能猜到啥意思,好像她把人家儿媳带回家给丈夫当妾。
付昔时都要气笑了,我真要给丈夫纳妾,跑到你乡下家里抢一个有主的媳妇?
这个恶名,她不背,。
叶田卓在旁边说道:“把他们带去衙门,既然敢来闹事就让衙门去判断。”
付昔时阻拦道:“别,牵扯到了武安侯府,牵扯到了大公主,那就在这说个明白。不然回头他们在四处乱说,不明真相的人们觉得我们欺负人,把他们怎么地了似的。”
因她知道哪怕去衙门再判个清清楚楚,可是吃瓜观众会听说了那一两句不明真相的话,一传一二传二不定把事情传成啥样。还不如就地分辨的明白。
前世那些拿人钱的水军那可是能颠倒黑白,好人也能让他们逼疯了。
付昔时对吃瓜观众说道:“各位乡亲父老,这里是武安侯府,不用我介绍大家都知道武安侯府是什么样的人家,乐善好施,积善成德的人家,大公主更是怜老惜贫。别的我不说,应天府里的女子学堂,大家都知道谁建的吧?是大公主带头捐款,出钱又出力。咱普通老百姓家里有闺女的进学堂读书不要钱,还管中午一顿饭。大公主图的什么?人家那是心善。难道像这个人说的那样,把这么多人家的闺女招进学堂,谋算着让人进来当妾?要这么多妾干嘛?吃饭不花钱呀?”
吃瓜观众哈哈大笑,也有家里有闺女在学堂读书的人,当时就说道:“大公主心地善良,让女子读书学认字学算术,将来好靠自己本事吃饭,就是嫁人也有的是人家抢着娶。”
付昔时拍巴掌说道:“说的太对了,这当娘的有本事将来教儿子教闺女,总比啥也不会的不认字的强吧,这个不用我多说,大伙儿都明白。我说这些就是想说武安侯府堂堂正正,从不做欺男霸女之事,将来如果有人敢上门闹事,啥也不说,拜托先打一顿扭送衙门。咱人善不能被人欺,大家肯不肯帮这个忙?”
顿时有人说道:“帮!这不是帮别人,这是帮自己。哪次有天灾武安侯府出粮出人,让多少人吃饱肚子不至于饿死。”
好多人点头,确实如此。都说武安侯府土匪出身,可是人家并不仗势欺人。平时善事没少做,有那看不起病的人,侯府还会出银子。
有一年,有人眼红,明明家里有银子,却骗着说没钱看病。武安侯府出了钱之后查明了真相,派人硬是把银子要回来。
有的人说你侯府也不差那点银子,可顾侯爷说了,心善帮人,但不是让坏心思的人讹诈。再有下回就让那等人知道土匪的厉害,可不就是要回银子那么简单了,让你倾家荡产。
付昔时越说越热情高涨,就像在现代在菜市场为那个挨打的阿姨出头,拿着杀鱼的刀护着被打的媳妇,对着市场里的人一二三的掰扯。
“接下来说说我是谁,我也是穷苦人出身,我也是当人儿媳的,我也有孩子,还不少,一女六男。六六顺是我开的,城外的豆腐作坊是我的。去年我去了辽东开了豆腐作坊,里面的人全是战场上退下来的缺胳膊少腿的。你们说说我抢他家媳妇干什么?帮我生孩子还是帮我干活?我找不到人给我干活吗?我吆喝一声,有没有人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