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排挤(第 2/4 页)
麻纤维遇水容易膨胀,然后朽烂。
所以打了三天的鱼后,必须晒两天的网才能延长渔网的使用期限。
谁知道这句话传到内地后,被人误解为打三天的鱼,就有两天在晒网,从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句话就成了讽刺人没有恒心的话。
再后来,随着渔网材料的升级,变得耐磨抗腐蚀后,哪怕就是沿海的渔民,也渐渐的忘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词最原本的含义。
正是因为植物怕水,想要制作大网,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不然的话,花费上百劳力,编织一个渔网,用一个月朽烂了,那还真不如请这一百劳力乘船去河中钓鱼划算。
毕竟这个时代的鱼太贪嘴,饵料下水它们就会上钩。
不过王伟倒是知道一种办法,把渔网的材料和一些树胶一起加工后,渔网就会变得格外的耐泡。
只不过,这种方法是近代才被发现的。
那个时候,尼龙6早已经被普及了,这种发现不论是从成本还是从实用性上来说,都和尼龙渔网没有任何可比的地方,所以这件事根本没能引起任何重视。
王伟也是以前找工作的时候,在报纸的角落上看到过一眼,后来到了这边,又用手环将这种方法搜索了出来。
这段时间,王伟搜集的树胶,除了平时用外,剩下的都存了起来留着快过冬时加工渔网的。
天气寒冷的时候,一来是不会太忙,只要解决了保暖问题,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干活。
二来是那个时候抓到了鱼可以慢慢处理,天气就是最好的冰箱,哪怕抓到了再多的鱼,有一个寒冬的时间也肯定能够处理完。
毕竟那个时候天寒地冻的,不能开垦土地,也无法建造房屋,奴隶们可不能闲着,那个时候用来制作咸鱼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现在,因为白花的一句话,王族陷入了信任危机。
若是这件事不能处理好的话,等到抢购食物的风潮过去后,势必会有人对王族失去信心,转而回去囤积过冬的食物。
这样一来,自己部落的劳动力可是会大降。
王伟规划的祠堂,学舍和医院才刚刚动工,人要是突然跑光了,他找谁去干活啊。
为了不让人走,哪怕知道现在不是最适合的时间,王伟也不得不将渔网提前制作出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