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闲人片刻不得闲(第 2/3 页)
并且有言在先,村中只需隔三差五往山上送些蛋菜米粮、粗酒鲜果,够师徒二人日常用度即可,其它一概不管。
这柴老村正也是实诚,得了老道的托付,便将田亩细细分租了出去,每家分下来也都有五六亩的肥田,仍按老道定的规矩,他自己不会从中多拿一分。
伏牛山下土地肥沃,稻谷三月一熟,赶上好的年景,二亩肥田养活一家人不在话下,以前除了村中猎户等几家靠山吃饭的人家外,其余村户皆以租种为生,田中产出的十成要被官府抽去四五成,虽然也能得个温饱,但是日子过得却是紧紧巴巴。
如今平白得了好处,三百多亩良田只需供养师徒二人,其余产出皆归自家,怎不叫村民们感恩戴德。
至于陈景云此次下山又是所谓何事呢?还不是他那面恶心善的师父丢给他的麻烦。
灵猿老道虽然生的面容丑陋,腹中却有锦绣,在给陈景云启蒙之时温言细语,循循善诱,俨然一副老学究的模样。
这情景被上山送粮的柴老敢见了,回去说与其父柴老村正听,老村正听完之后良久不语,看着村中撒尿和泥,上树掏鸟的顽童愣愣出神。
一日清晨,灵猿子听见观门外一阵嘈杂的声响,开门看时,只见老村正带着全村老少立在空地,背篮挎筐提肉拿酒皆不空手,旁边地上还跪着十几个穿戴整洁的童子。
灵猿子大吃一惊忙问何故,柴老村正一揖到底,高呼:“求道长慈悲!”身后众人也是纷纷作揖,只说:“求道长慈悲!”
灵猿子忙让众人起身,扶住老村正细问缘由。
原来这牛家村处于极为偏远之地,村民世代耕种狩猎,尽皆目不识丁。加之官府如今不愿开启民智,因此放眼四里八乡,哪怕是百里以外的乡府,能够识文断字的也都没有几个。
老村正当年曾经有过一番机缘,能认得几百个大字,半猜半蒙的竟然可以读懂官府的公文,这才被村中人说成是文曲星下凡,并被推举当了村正。
老头子深知习文的好处,可是他自己看字都得一半靠猜,哪里有教导村中孩童识文断字的本事呢?
前日里老村正听儿子说起,说灵猿子道长正在给陈景云启蒙授业教授文字,想到自家孙儿和村中其他顽童,老村正心中不禁一阵愁苦,心说:“咱牛家村的娃子都是苦命的,而今方在道长恩赐下不至于挨饿,可是又能有什么大出息呢?莫不是还要如祖辈一般,耕田种地、娶婆姨、生娃娃、复又耕田种地蹉跎一生?”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