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没理由学不会(第 3/4 页)
但在这座山上,除了山脚的一些区域外,山上大部分区域,竟然都没有蚂蚁!
如果仅靠大范围的信息收集和搜索排查,他可能未必能这么快意识到蚂蚁的问题,因为哪怕只有嗅觉和听觉两种感官信息,当细节多到一定程度后,要分析和排查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庞大的。
不过向坤平日里就经常在那小土山上练习各种感知信息的探查、收集,又在深山老林中待过好几次,所以对这种环境下的生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我们经常会觉得,某些不起眼的小动物如果消失的话,影响不大,甚至可能还有好处,比如苍蝇、蚊子、蟑螂,以及蚂蚁等等。
在城市中,都市环境下,这种影响可能不大,因为人类对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和改变实在是太强了。但在野外环境下,每一种生物都有它们所处的生态位,一旦大量减少,就需要其他生物来填补这一生态位,相关生物的分布和数量都会发生连锁变化。
正是通过和其他山区的信息对比,向坤查知到了这一变化,才注意到了蚂蚁,然后通过听觉、嗅觉的信息扫描,确定了这座山上蚂蚁缺失的情况。
而且,很明显,这座山上的蚂蚁大量缺失的情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才会造成能够被向坤很快察觉到的影响。
向坤趴在地上,一边循着那“特殊气味”的方位,开始徒手挖土,一边思考蚂蚁缺失的原因。
难道是因为那“变异生物”的影响?
那玩意专门吃蚂蚁?
这也太奇怪了,虽然普通蚂蚁也有血,但含量太少了,熟练又众多。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满足饮血的需求,完全可以以更大一些的动物为目标啊?
就算喜欢昆虫血液的味道,也没必要就盯着蚂蚁这一只“羊”薅,直接薅秃噜了啊!
又或者,它本身就是蚂蚁?
向坤没挖太深,就已经找到了嗅源,但夜视模式和红外热成像模式切换后,都没有发现任何特殊的东西,并且气味开始很缓慢地消散。
他知道,这里应该是那变异生物曾经长时间待着的地方。
从结构来看,这似乎真是个蚂蚁巢穴?而且看起来,那只蚂蚁应该挺大的,身躯至少有他的大拇指那么粗。
所以这山上的蚂蚁缺失,是因为出了只“变异蚂蚁”?
那它现在去哪了?
向坤刚刚在山上溜达了很多地方,进行详细地听觉、嗅觉窥探,加上红外热成像视觉模式的扫描,基本上可以确定,那巢穴的“主人”、那只可能是蚂蚁变成的变异生物,并不在山上。
会不会是被那只大鸟给猎杀了?
那么今天白天,大鸟为什么又会突然出现,把普通游客惊吓到坠崖?
向坤抬头,皱眉看向远处夜色中的其他山林,心里思考着是不是要继续探查,以及探查的方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