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六十四章见众生(求订阅)(第 2/4 页)

    每一个好似不经意的拐点,一个明明平凡至极的人,做出的一个平凡至极的决定,就有可能改变世界的走向,引导世界的未来。

    猛然之间,林溪忽然回想起了在千层梦境时,看到过的那个大儒之梦。

    那名大儒曾经向他的弟子,讲述过一个故事,叫作“楚王失弓”。

    话说楚王打猎的时候,不小心遗失了一把弓箭,仆人们想要去寻找,楚王却制止了他们。

    并且说道:“弓箭是在我们楚国丢失的,要捡也是楚国人捡起,楚人失之,楚人捡之,不必找了。”

    这故事讲得是楚王的气魄。

    然而大儒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而是继续往下续接。

    他接着说道:至圣孔子评价这个故事的时候说道:“即便弓箭不是在楚国丢失,捡到的人也不必一定是楚国之人,只要是有人捡到了,便不算是丢失。”

    这就是一种更大的情怀,也是一种听起来更高的境界。

    再到老子的口中,则是显得更加宽容,他说道:“谁说非要是人捡去呢,一只猴子捡去用行不行呢?也是可以的,万物皆可用。”

    往后推论,佛门传法,入了中土。

    佛家的解释更加玄妙,讲求缘起性空,世界上万事万物皆是空的,‘我’是空的,‘弓’也是空的,既然两者都是空的,何来失去和得到呢?

    大儒在梦境里,想要传授给他学生的其实是思考问题的方向与思想,同一件事,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不同看法,从而折射出来的不同境界。

    其实境界没有高低,只有不同。

    即便是一个普通的猎人,丢了弓,他拼命的去寻找,并且有了心结,不寻到不罢休,那也不算是没有境界,入了魔障。

    因为这把弓,可能是他的生计,是他养家糊口的本事,也是他赖以存活的唯一保障。

    当一个普通人,无法保障自己的生存时,你不能去用一个虚无缥缈的境界去要求他。

    “修行有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然而对于平凡者而言,我既众生。见了自己,也就见了众生,与天地相关,却又与天地无关。无论是道说自然,还是佛说因缘,其实都必须围绕着众生展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诡异降临 剑来 知北游 仙逆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蓁蓁美人心 掠天记 低调在修仙世界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重生八零娇娇媳 九转混沌诀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从杀猪开始修仙 惟我独仙 洪荒:截教副教主 道门念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