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闲棋(第 3/4 页)
从扩大会议变成开小会,任弘也在暂退之列,这次,霍光就没有喊下他了:大将军忙于正事,可没心思再和年轻人玩敲打游戏了。
又是这样,任弘发现了,自从他拒绝霍氏招婿后,便总是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想起来时当棋子、印章用一用,用完又继续丢在一边,而因为他年纪尚轻,即便在河湟立了大功,却仍未能候补上一个九卿席位。
有点烦的还不止他一个,光禄大夫常惠也不能参与最后的决策,出来后看着任弘道:“道远方才为何全程一言不发?是不支持广陵王继位?“
常惠是力挺任弘“围魏救赵”之策,希望早点帮乌孙解困的,既有公心,也有私情,最新消息是,匈奴给乌孙国开出的条件是,昆弥将解忧公主及其子女交出,与汉决断关系!
所以常惠和苏武,才希望帝位更替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勿要耽误秋后战事。
在常惠看来,任弘作为乌孙女婿,应该和他、苏武站在一边才对。
任弘低声道:“我知道苏公和常兄心系乌孙,但只要大将军秉政,不管谁继位,救兵迟早都会北上。””所以,我方才就算一同附和,难道就能改变大将军心意么?”霍光心里,恐怕早就定好人选,说不定以“皇太后”名义写的诏书都拟好了,前殿集议?讨论广陵王是否合适?过场而已!
常惠颔首,又问道:“道远的意思是……大将军已意有所属?是谁?”
任弘看了一眼紧闭着的前殿,想必很快就能出结果,这时候也不必瞒了。
他招手让常惠过来,在其耳边低声说了三个字:”昌邑王!“
……
“昌邑王……刘贺?这不可能啊,昌邑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道远何从知晓?”
因为我看过正确答案啊,抄作业谁不会?
任弘笑着反问:“常兄为何觉得不可能?”
这还用说么?常惠看着任弘:“昌邑王刘贺,乃是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巫蛊事后,贰师与刘屈氂欲使哀王为太子,诅咒孝武皇帝,事泄,刘屈氂诛,贰师降匈奴,李氏族灭,而后到大行皇帝继位前不久,哀王便忽然薨了……”
虽然刘髆是汉武帝最爱的李夫人独子,可当他选择了刘弗陵时,能做出杀母立子的选择,为何就不能狠一狠心,连昔日爱子也一并除去呢?
昌邑王一系,从那时候起,应该就失去对帝位的角逐了。
更何况,卫、李两家外戚不两立,人尽皆知,大将军霍光,怎么会立昌邑王刘贺呢?真是好笑。”就是因为不可能,所以才是他。“
任弘没有明言,昨天发生的事太多,长安、天下注定会到处飘满谣言,质疑刘弗陵驾崩的真正原因。
而选择昌邑王,恰恰成了破除流言的最好回击。
什么,你说大将军谋害天子,是为了给卫氏外戚的死对头,李氏外戚的孙子昌邑王贺挪位子?
长安街巷里那些爱聊八卦的百姓,都会笑掉大牙。
这也是任弘断定,大将军这一次,绝不会选刘病已,提议也白提的原因。
而目前看来,那位昌邑王刘贺年纪尚轻,才十仈jiu岁,容易操控,辈分又小,是大行皇帝的侄儿。大将军手里的王牌,那“皇太后”正好能将其吃得死死的,至于宗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