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二十八章:办学(第 3/4 页)

    黄瀚的记忆中,三水县的职业中学在八十年代中期刚刚开始兴办,教学质量真的不咋地。

    初中毕业的少年们学不到多少实用的技能,校风差的学校还会带坏了他们,那时的录像厅里恐怕有一半是在读的职业中学学生。

    “全力企业”面临大发展是必由之路,需要的工人成百上千甚至于几千。

    办起职业中学,依旧采取三年中专制,但是这种小中专没法拿到转户口的国家政策,仅仅是本地就业时予以承认,到了外地只能跟高中毕业享受同等待遇。

    “全力职业中学”第一年以文化课为主,第二年采取学习半天,进入车间劳动半天亲自实践,第三年是实习期,基本上开始做学徒工的工作。

    黄瀚不是准备无偿获得廉价劳动力。

    “全力企业”犯不着赚这种黑心钱,而是让少年们能够学到技术,能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通过劳动养活自己,用劳动所得承担学费。

    那些退休的老师傅眼看着体力不支,没法承担体力劳动,这些人都是宝,黄瀚可舍不得他们离开。

    让他们当老师教学传授学生们几十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是个不错的选择。

    文化课也很简单,聘请实验中学退休的老师教语文、英语、物理等等。

    这年头的工作岗位奇缺,三水县由于发展比历史上强了超过双倍,故而不缺就业机会。

    但是全国的就业形势依旧相当严峻,下岗潮袭来时更加困难。

    当下还没到办学泛滥的年代,退休教师真的不容易找得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全力职业学校”能够提供工作岗位,三水县的退休教师不够用,完全可以接纳太州、海岸等等邻县退休的优秀中学教师。

    只要能够提供集体宿舍就不存在难度,学校反正有食堂有澡堂子,生活方便得很。

    以后“全力职业中专学校”可以聘请退休后的郭校长来管理,职业中学以实验中学的高标准、严要求来强化管理,让这所职业中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期待。

    记忆中不止一次听到三水县的家长曾经嘲弄某些职业中学,“坏木头滚到了一堆!”

    话很难听,虽然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武断,但其实是有道理的。

    读职业中学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都是中考竞争中淘汰下来的学渣,他们连最差的普通高中分数线都够不着。

    再加上学校的纪律差,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混日子的居多,学生们的情况可想而知!

    重来一回的黄瀚力争尽可能把能够想到的都往好的方面指引,“全力职业中专学校”择优录取中考落榜生。

    承诺不限于农村、城市户口,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就能够成为“全力企业”正式工,而且免去三年学徒期。

    三年的学习期间理论上有一年半的动手课,何为“动手课”?美其名曰罢了,就是干最基本的体力活儿。

    “全力企业”不会“黑”了少年们创造的劳动价值,这些钱用来支付学费、住宿费,并且一个月发十块钱伙食补住费。

    一个农村孩子,一个月有了十块钱,再从家里带二三十斤米,肯定足够吃饱肚子。

    来自后世的黄瀚知道此时的绝大多数农村少年初中毕业或者小学毕业就跑去大城市打工。

    他们把青春交代给了大城市,劳动的剩余价值也丢给了大城市,体力不支时回乡,医保、社保却要成为家乡的负担。

    当然,极少数混得好在大城市立足并且买了房子落了户口的除外!

    黄瀚办起“全力职业中学”的初衷就是最起码让这些少年多学习一年半的文化知识,花一年半的时间掌握一技之长。

    即便他们还是选择出外打工,由于有了小中专文凭,有了一技之长,获得的报酬也大不同,成功者的比例肯定翻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好运时间 刺青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上瘾 仵作惊华 理我一下 白色口哨 黑天 痛仰 漂亮朋友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敬山水 杀死那个白月光 俗人回档 甜妻 顶级诱捕公式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