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阻击索罗斯(第 2/4 页)
“好!我也想和你谈谈呢!”
“最近干得咋样?”
“还行,门店都承包出去了,香肠的生产已经抓了上去。
我跑了“全力企业”、“惠农集团”、“阳光集团”、“江河船舶集团”等等大单位,已经签了几十万销售合同。”
“原本你们生产的香肠就是三水县春节送礼、发福利的首选,你亲自跑,能够保证质量,人家当然给面子!”
“他们其实是因为知道你给我出了金点子才暂代食品公司一把手,是给你面子!”
这话不是拍马屁,黄瀚是三水县智囊,他的建议能够左右县里的决策,所有的干部都心知肚明。
最关键的是黄瀚的建议回回正确,能够让黄瀚瞧上眼的干部都青云直上。
甚至于一个小集体单位不起眼的二级账会计,仅仅是黄瀚看中了她的人品,认为这个人淡泊名利乐于助人。
这个会计就被幸运之神眷顾了,调动进了县政府财务科,成为了筹备处总账会计,现在兼职“恩养堂”敬老院财务科长。
前一段日子三水县在流传一段佳话。
故事的主人翁不是黄瀚,而是聂淑宁,内容当然是八一年的初夏,电影院西门外的路灯下,一个慈眉善目的妇女给了一个穷孩子微不足道的帮助……
民间流传着太多某某大家闺秀帮助了落难的公子,然后公子金榜题名后涌泉相报的话本。
听过韩信报恩漂母这段故事的老百姓恐怕超过一半。
聂淑宁的故事简直是好人有好报的现实版,不知道多少人叹息,为何那时不去电影院门口买茶叶蛋呢?
因此黄瀚识人,知恩图报的名声广为流传。
反正年底需要买副食品发福利、拜访协作单位,买食品公司的香肠又不违反原则。
举手之劳就能帮到李建国,说不定就能跟黄瀚结个善缘,何乐不为?
因此李建国亲自推销的成绩大大好于预期,更加坚定了他带领食品公司干部职工打个翻身仗的信心。
黄瀚泼冷水道:“货拿不出手,仅仅靠面子有个毛用。”
“放心吧,我能够保证质量和口味,不会让你丢面子!”
“嗯!这就对了,你们这些做副食品的就应该把质量要求永远放在第一位。你这段时间有没有跑养猪专业户,有没有和卫生检疫站联系呀!”
“肯定啊!简直是立竿见影,我们公司生猪的屠宰量比上个月增加百分之三十,下个月的情况还会更好。”
“嗯!看来情况蛮好的。你干得不错!准备一下,八点钟去‘事竟成宾馆’二一二房间找秦淑洁女士。
她是‘华美风’的资方代表,对合资生产‘火腿肠’的建议很感兴趣,已经带来了相关资料,你们好好谈谈。”
“啊?人家都来了,这么快?”李建国顿时喜形于色。
“时间就是金钱,资本家都是逐利的,哪有可能拖拖拉拉?
你们要注意,一定要适应人家的办事节奏,国营单位的拖拉作风要不得!建议你拿到相关资料立刻着手修建厂房,争取半年内投产。”牛吧文学网
“嗯!嗯!修建厂房的资金我们公司拿得出,可是万一合资的事儿谈不拢怎么办?”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