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熟能生巧,砸钱!(第 3/4 页)
这才是最要命的,北美已经把手伸向了欧洲的企业和rb的企业。
胡杨挠挠头,看着孟如松问道:“孟总,你的意思是,北美接下来还会打压芯通国际?”
“这是必然的......胡总,各位,你们想啊,从咱们得到的各种信息来分析,北美想要打压的是汇嘉系的半导体产业链,而不是其中某一家企业。
而在咱们的整条产业链中,重点就是芯通国际、魅力半导体以及明康通讯这三家公司。”
孟如松也没有客气,直接点明了要害。
说实话,现在汇嘉系整个产业链当中,实力最强的就是芯通国际,接下来才是明康通讯。
而魅力半导体在综合实力上,和s星、mg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至于博隆光学和微电子设备,只能说是初步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在技术水平上差距更大。
夏冰皱着眉头,轻轻地敲了敲桌面,说道:“孟总,要是照你这么说,麻烦可不小哦。”
芯通国际的技术水平已经渐渐追平了台电,是汇嘉系旗下实力最强的企业。
但是,芯片的生产牵扯到十分复杂繁琐的各个环节,光是生产设备就多达300台左右。
尽管公司一直在进行“备胎计划”,也在积极的寻找国产化替代方案,但到目前为止,还是很难绕过诸如北美的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等公司的设备或者材料。
“是啊,麻烦是很大。如果再给我一些时间,我可能就不怕他们。世界巨头怎么了?大不了我牺牲一点良品率,加大力度扶持一批国内企业。
但现在,就比如像抛光垫,虽然鼎新科技已经有了突破,但距离大规模生产大概还有6个月左右的时间。
我的意思,实在不行,我们就采取囤货的办法。只要我们能坚持一年,有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大的变化。”
孟如松手上的资金并不是无限的,每一年光是投入到工艺研发上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要是除了正常库存之外,再囤积各种材料,资金就会比较吃紧。要是再继续扩大产能,孟如松就只能向胡杨求援了。
这时,半天没吱声的梁余,抬头看向了孟如松:“孟总,你如果需要资金支持,我这边可以抽出来100亿元。”
梁余这些日子到处奔波,终于完成了胡杨交给他的任务,筹集了500亿元的资金。
半导体是个烧钱的行业,芯片制造更是如此。
比如像台电,每一年的资本支出就差不多100亿美元,这一笔100亿rmb的短期借款,还真不算多。
闫汉章听到这话,也动了心思,他忍不住看向了胡杨。
胡杨没理他,等着孟如松表态。
“这可太好了!我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资金。只要有了这一百亿元,我保证能让北美的一些人崩了牙。”
孟如松有这个信心,抛开应用材料和泛林半导体,不是还有东京电子和东芝半导体吗?
再说了,一年以后,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也会逐渐的成长起来,活人还能被那啥憋死?
国内有想法的人多了,有想法的中小企业也多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