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小危机,大考验(第 3/4 页)
孟如松知道胡杨回家也没什么事,刚好他今天也有空,就打算喊胡杨出来聚聚。
“行啊,我刚从大厦出来,你说啥地方吧,我直接过去。”
胡杨笑笑,很痛快的答应了。
孟如松随即说了地点,并表示他也会马上赶过去的。
四十多分钟以后,胡杨和孟如松一前一后来到了包间。
这是一家日式餐馆,孟如松有时候喜欢来这里吃饭。他的酒量不是很好,但喜欢喝几杯清酒,反而是对于茅台不怎么感兴趣。
“孟总,博隆光学已经把高精度镜头搞定了,这下你该放心了吧?来,喝一个,庆祝庆祝。”
胡杨知道孟如松最担心的是什么,北美一直放风要打压芯通国际。
之前阿斯麦在光刻机上的态度,也是反反复复的,经常搞得孟如松很头疼。
后来,微电子设备终于攻克了45nm光刻机,但是很快就遭遇了供应链危机......
现在,终于雨过天晴。
孟如松听到这话,真的是特别高兴:
“这可太好了!我早就受够了他们的气,北美那帮家伙简直就是特么的强盗逻辑。
你没有技术的时候,他们围堵封锁你获取技术的渠道。你有了一部分技术的时候,他断你的供应链。
现在在光刻机上,咱们基本上什么都有了,他们还要怎么做呢?”
“管他们怎么做呢,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成。说实话,北美如今在光刻机技术上早已不复当年的荣光,他们还想试图控制谁啊?
门都没有!现在,北美唯一依仗的就是那一份瓦森纳协议。但是,能不能给我们出口光刻机的决定权在赫兰政府手上,北美最多只能向对方施加压力而已。”
说到这里,胡杨和孟如松不禁对视了一眼。
想当年,全球光刻机技术的三巨头:尼康、佳能以及ibm,都是完全可以被老美左右的。
如果不是后来阿斯麦异军突起,说不定芯通国际连次一级的duv(深紫光光刻机)都拿不到。
“所以说,核心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安心。”
孟如松长叹一声,这么些年呆在芯通国际,他自己也终于完成了心灵的蜕变。
他觉得,自己的命运已经和芯通国际,和汇嘉系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老孟,光刻机虽然有了保证,可咱们的制程工艺才是重中之重。我别的不关心,只关心你们最近有没有新的技术突破?”
胡杨很清楚,国内半导体技术落后的原因,绝不仅仅只有一个光刻机的掣肘。
这里面关键的一点,还是在制程工艺上。
再好的机器给你,你的制程工艺跟不上,先进的芯片你就造不出来,那又有什么用呢?
孟如松听到胡杨这话,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