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股权置换(第 3/4 页)
许有年比较熟悉京城的情况,所以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呆在那里。
戴向军是公司的副总裁兼技术总监,他以后大部分的时间也会呆在京城。
魔都这边有执行总裁张潇坐镇,微电子设备有李琦,这样的人员配置可谓是兵强马壮。
许有年离开魔都之后,胡杨也准备返回深海。
这一次在魔都呆了这么久,虽然不影响公司的运作,他自己也想挪挪窝了。
目前,博隆光学和微电子设备大局已定。国产高端光刻机暂时还停留在45nm制程,再想进一步,的确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至于euv(极紫光光刻机),博隆光学还处于预研阶段。未来有无数个技术难关等着他们去跨越,想短期内追上阿斯麦,基本上没有可能。
但胡杨这段时间的付出是有巨大的回报的。
首先一点,就是解决了芯通国际和魅力半导体的光刻机供应问题。最起码在主流制程(也是当下最先进的制程)上,汇嘉系不至于被人卡脖子。
很多人瞧不起国产设备,他们的理由很多,比如技术落后,技术更新缓慢等等。
在胡杨看来,这些人往往都不是生产领域的人。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正因为有了微电子设备,有了博隆光学,现在阿斯麦的45nm制程光刻机,可以随便订购,交货时间还很快。
这就是有了竞争的压力,要不然,国内企业想买先进的光刻设备是很艰难的。
还有就是,胡杨在魔都呆了这么久,终于将微电子设备和博隆光学的优势整合到了一起。
这样一来,国产高端光刻设备的发展就会大大提速,免得国内半导体产业老是在这一块被人拿捏。
北美针对微电子设备的打压,现在不说是已经彻底失败,最起码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博隆光学和微电子设备,获得了尼康物镜方面的技术,研制出自己的物镜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过程会很快,因为博隆光学囊括了国内几大顶尖的光机所,原本就有技术储备。现在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升级改造,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就会出成果。
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几项受制于北美的技术,也开始进入研发阶段。有些牵扯到高端机械方面的零部件,可以从德国进口,对方本来也没有进行任何限制。
再加上尼康的供货,可以说,微电子设备和博隆光学已经完成了供应链的重构。
“吴助理,申请航线吧,咱们准备返回深海。”
胡杨坐在办公室仔细梳理了一遍有关光刻设备的问题,发觉只要能正常的发展下去,国产高端光刻设备就不会有问题。
北美的打压又怎么样?他们觉得是点了汇嘉系的死穴,其实还没有针对魅力半导体的打压,让胡杨来的难受。
还是那句话,高端光刻设备的市场很狭窄,往往投入巨资进去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收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