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一次采访掀起的舆情(第 3/4 页)
“吴教授的文章很长,但中心意思,就是反对国内动不动就要自主研发的论调。他还特别举例了汇嘉系,他认为胡总你的战略出了问题,是贪大求全的表现。
国内在入世以后,应该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化分工合作,而不是什么都要自己制造。他认为,胡总你耗费巨资打造芯通国际、魅力半导体以及东方科技,是一种资源浪费。
芯片代工暂且不说,国内真没必要自己制造存储芯片和显示器件。他算过一笔账,如果这些资金投入到消费电子领域,而关键的零部件依靠进口,你绝对可以打造出来一家国际化的消费电子巨头。
他的文章最后说,国内有些人的思想落后,什么都想着自己制造,是一种逆国际化的思潮,是很危险的。请问,胡总,你怎么看?”
这是今天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记者问完,就静静的看着胡杨,等待他的回答。
胡杨心说,果然来了。
这就是东方科技这段时间遭遇围攻的深层次原因,有很多人都认为,与其投入巨资维持一家盈利艰难的企业,为什么不把资源投入到其他时间短、见效快的行业?
s星的显示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咱们的企业直接进口不就完了,何必再弄一家不死不活的东方科技呢?
很可惜,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仅不少还占了大多数。只是,他们没有经历过s星、sk等企业,垄断价格致使存储芯片3年涨价7倍的时候。
同时也没有经历过,国内企业拿着钱排队也买不到显示器件的时候。
“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核心科技,在将来才不会被人卡脖子。现在有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被人卡脖子是什么滋味......
他们对于这几年国际巨头在国内攻城略地,赚取超额利润的事实视而不见。我可以在这里说一句,等国产品牌都倒下了之后,商品的价格就由人家说了算!
因此,吴教授的观点不值一驳。
在这里我还想说一句,正是因为国内还拥有一大批像东方科技这样的企业,大家才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商品服务。要是连这一批企业都没有了,大家除了享受昂贵的产品之外,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胡杨说到这里,就闭上嘴巴,也就意味着今天采访到此结束。
记者对胡杨表示了感谢,胡杨起身和他握了握手,然后就离开了这间临时采访的房间。
今天,胡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东方科技站台,向媒体明确表达自己对于东方科技等企业支持的态度。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