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出手不凡,国资军团(第 2/4 页)
克尔森提前预估过汇嘉系的资金实力,他判断,即便是对方能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能拿出来的现金也不会超过1000亿港元。
而对方既要维持国内市场汇嘉系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价,又要维持香江这边的上市公司股价,怎么看,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克尔森分析,像汇嘉系这么大的盘子,不可能没有银行贷款。
而作为汇嘉系旗下的核心企业,汇嘉控股和汇嘉国际投资,必定会将手里持有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作为抵押物抵押给银行。
当质子基金开始做空汇嘉系之后,由于汇嘉系旗下上市公司股价的暴跌,在达到警戒线的时候,银行肯定会把抵押的股票强行平仓。
如此一来,汇嘉系的资金链就会断裂,最后的结局就是崩盘。
这其实就是克尔森决定做空汇嘉系的逻辑。
但是,他绝对想不到,胡杨手里的现金流十分充裕。到目前为止,汇嘉控股和汇嘉国际投资几乎没有任何银行贷款,那么也就谈不上将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抵押。
胡杨旗下的这两家公司,并未上市,外界很难得知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
胡杨手下最强悍的员工队伍,大家都想不到,是财务人员。
对外投资、参股控股等,都需要大量合格又放心的财务人员。因此胡杨对这一块抓的很紧,人员考察不仅严密,而且定期轮岗。
胡杨给财务人员的待遇也非常好,当然每名财务人员也都有义务保守企业的财务机密。
质子基金旗下的ngo组织,在香江搜集了多方面关于汇嘉国际投资的情报,也收买了几名内部的员工,但财务数据却一点都没得到。
克尔森觉得,以常理分析,他有九成的把握能打垮汇嘉系。
所以他才搞了那么多名堂,甚至不惜动用人脉关系,给汇嘉国际投资套上了一个“内幕交易”的莫须有罪名。
他也知道这个莫须有的罪名是不可能成立的,但克尔森要的就是舆论效果。等听证会的结果出来之前,汇嘉系说不定都已经垮掉了呢。
事实上,克尔森已经成功了一半,他很顺利的将汇嘉系“三剑客”的股价,打到了地板上。
但是,克尔森却没想到,他辛辛苦苦的努力之后,却有人冲出来摘桃子。
“克尔森先生,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手下也被这个意外事件给打蒙了,他们都在等着克尔森做决断。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