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困境(第 2/4 页)
胡杨听他说完,也黯然的摇了摇头。
s星是当年美日半导体之战时,老美刻意扶持起来的产物。既有技术的转移,又有资金方面的支持。
但是魅力半导体不一样,那是真正的白手起家。闪存方面由于有了东芝的技术来源,相对来说起步还要高一点。而难度更大的dram,简直就是凭着两条腿跑步在追赶汽车的节奏。
“闫总,让他们再找找原因。失败没啥了不起的,但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胡杨还能说啥?技术上事情就这样,踏过去了就是一马平川。踏不过去,就是损失惨重。
每一次从研发设计到定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次失败,就等于是上亿元的资金打了水漂。但你又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等于是选择了放弃。
难啊!
闫汉章默默的点了点头,心里一股郁闷之气无从发泄。
“哎,咱们的dram技术升级一直无法成功,就只能生产最低端的产品。而现在,s星打得奇梦达节节败退,这一局很快就会尘埃落定了。等他腾出手来,是不会让我们的dram产品顺利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
闫汉章说的是实话,这就是作为追赶者的悲哀。
比如像国际巨头,他们有技术上的先发优势。最新的高端产品出来,别人都还没有,他们就能赚取高额的利润。
等追赶者好不容易也能生产这种高端产品了,人家国际巨头的设备折旧都已经回来一大部分。这时候巨头们只要一降价,就能让追赶者血亏。
闪存还好一些,尤其是dram的周期性很强,这会让很多后来者望而却步,不敢投资这个领域。
说一千道一万,半导体这个行业就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国际巨头们给后来者设置了很多包括专利在内的各种壁垒,追赶者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粉身碎骨的死局。
“你是说,奇梦达现在的情况也不太妙吗?”
胡杨注意到闫汉章话语里的一个细节,他便追问了一句。
“是啊,奇梦达的产品一向以高品质、高价格著称。但现在面临同样品质不错的s星的价格阻击,奇梦达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的下滑。有分析机构预测,奇梦达今年第一季度的亏损额不会低于45亿欧元。”
价格战初期,奇梦达还抱着往日的荣光不撒手,并没有进行战略调整。等坚持不下去想要应对时,却来不及再扩充产能。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