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大宗商品的黄金十年(第 2/4 页)
如果有人问,2003年干什么最赚钱?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个答案。但对于胡杨来说,他甚至都不需要考虑就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大宗商品啊!
胡杨的记忆很清晰,从2003年开始,国际大宗商品有一个为期十年的牛市。这其中包括铜、铝、铁矿石、煤炭等等。
在国内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有一个专属名词“煤老板”,就是诞生于这个期间。煤老板之所有在后来成为了“土豪”的代名词,就是源于大宗商品的黄金十年。守着一座煤矿,煤炭的价格月月涨、年年涨,比开动印钞机来钱还快,简直不要太美!
当然,胡杨并没有去开煤矿的打算。他的投资渠道很宽泛,没心思去挖“黑金”,但不代表他就不会进入矿业这个领域。
国家入世以来,世界市场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国内买什么,什么涨。这其实就和我国没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有关。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当年国内钢铁企业联合体与必和必拓的铁矿石谈判。定价权在人家手上,作为世界上钢铁产量第一的国家,却不得不忍受对方一次次无理的涨价。
铜矿石的情况也差不多,华夏属于铜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但由于铜在电子、电气、机械、国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每年的进口量巨大。
“嗯,投资一座铜矿还是很有必要的。”
胡杨脑海里的诸多念头一闪而逝,他笑着说道:“吴总,夏总,这个事情我考虑一下,回头咱们找时间详谈。”
今天是使馆举行的联谊活动,也是不方便深入讨论这个话题。
吴罡和夏国恒交换了一个眼色,觉得此事可能有戏。二人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和胡杨聊了一会儿,就去了其他的人群之中。
胡杨转悠了一会,和一个在赞比亚开农庄的江浙老板聊了起来。这位老板来到赞比亚已经有两年,有一个不小的农庄,主要从事主粮和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
据他说,赞比亚耕地面积不小,已经开发出来进行的耕种的土地,只占到总耕地的27%。
“主要是灌溉比较麻烦,当地的耕种都是靠天吃饭,我们来了以后才引进了一些科学灌溉的方法。”
虽然对方没说,胡杨也能看出来,对方在异国他乡拼搏肯定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华人的坚韧和毅力你不得不佩服,再艰苦的环境,都有人能适应并扎下根来。
酒会结束前,胡杨和任总聊了一会儿。hw目前在非洲的开拓正在稳步推进,任总明天还要从赞比亚飞往坦桑尼亚。
回到酒店,胡杨认真梳理了已经获知的情况。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