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千四百七十八 诸葛都护当真与寻常官员不同(第 4/4 页)

      和城内酒肆、旅店达成合作的城外农户的粮食、蔬果也纷纷失去了买家,或者至少失去了一半的买家,大量农产品堆积无处销售。

      粮食还能摆,能吃,新鲜蔬果如果不及时售卖就只能坐视腐烂,损失自己承担,这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户来说可是不小的损失。

      他们也到处寻求买主,但是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之下,那里有人愿意买这些东西呢?

      一看到城内经济乱象,大家纷纷捂紧口袋不花钱,根本不愿意拿钱出来消费,城中商业消费一落千丈,说不是大萧条都没人愿意相信。

      紧随其后的就是一大批雇员失去了工作,没了工作,也就没了收入。

      在这个危机环境之下,诸葛亮及时作出了应对。

      他立刻行动起来,找到了钱益一起联手,首先出面以官府的名义从城外农户手中购买新鲜蔬果,给官府中的官员、吏员以及一些连吏员都不是的临时工发福利。

      这笔钱是算在可以花销的经费里的,只是提前拿出来用,之后要过一顿苦日子。

      但是比起让农户损失惨重,诸葛亮更愿意让官吏们过一段稍微清苦点的日子反正官吏们和临时工们也不是没饭吃。

      解决了城外农庄的问题,稳住了农民,诸葛亮又号召城内因为商业萧条而失去工作的人们回到城外的家里,回到土地上加入劳动,努力生产粮食,维系大家的基本需求。

      诸葛亮还承诺有卖不出去的、自己也吃不掉的粮食,兵部下辖的国有粮仓全部按照现有市场价格收购。

      为此,诸葛亮和钱益还一起去找了主管粮仓的兵部地方郎中杨不疑,与他商量这件事情,得到了他的谅解,达成了协议。

      多余的吃不掉的粮食总算有地方可卖。

      另一边,数量还算比较多的屯田村庄也让失业人口有了承载的地方,他们纷纷响应诸葛亮的号召回到土地上劳动,一定意义上也减缓了失业危机带来的影响。

      还是那句话,只要农民还有土地,只要帝国农业没有问题,帝国就不会出大乱子。

      就算发生经济危机,农民也还能回到土地上生产,不会饿死,社会就还能维持大体的稳定。

      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否则西域三府得局势绝对不可能像如今这样还保持在一个大体可控的环境之中。

      而这一切,又是如何的来之不易呢?

      诸葛亮越是经历危机,就越是仰慕那位变革者的高瞻远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折尽春风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北齐怪谈 风声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大清要完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帝国崛起 红楼琏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