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七章吐蕃之议(第 2/2 页)

    高季辅的话说出口,不必李恪开口,李绩便当先道:“高尚书多虑了,两军一旦开战,边军便都会陷进去,到时战事规模的大小可就不是吐蕃自己能够决定的了。若是吐蕃的情况真如陛下所言,那么这一仗吐蕃打不起,更输不起,弃宗弄赞只要不是穷兵黩武之辈,就不敢擅动刀兵。”

    如果大唐和吐蕃开战,大唐最多丢掉一个吐谷浑,绝对是输得起的,但吐蕃却不能,吐蕃一旦输了,势必国内不稳,到时新得的象雄和后藏必会生乱,吐蕃数载之功便会白费。

    高季辅道:“虽是如此,但还需小心几分,吐蕃蛮夷,难以常理夺之,只怕其国中也多有塞汝贡敦之辈,还是早做准备地好。”

    李恪点了点头道:“季辅所言极是。”

    李恪说着,对岑文本道:“中书省拟旨,吐蕃狼子野心,早晚与我大唐必有一战,着凉州都督府长史裴行俭领军一万,进驻吐谷浑,并节制吐谷浑三万番军,屯于星宿川,防备吐蕃东进。”

    “诺。”岑文本得令,当即应下。

    随着李恪令下,大唐之于吐蕃的国策便就此定下了,李恪也得到了自己想到的东西,就算异日李恪对吐蕃动兵,在朝中的压力也会小上许多。

    不过朝中终究还是有些反对战事的官员,李恪之令才下,户部尚书于志宁便出列道:“陛下,既然西北要备战吐蕃,势必牵扯极大,若是与此同时再对高句丽用兵,恐有腹背受敌之危,朝中钱粮人力也难免调度不及,今岁的东征是不是再放放。”

    不管是吐蕃还是高句丽,都算是大国,兵力至少都在二十万以上,如果吐蕃真的狠下心来,在大唐对高句丽用兵之时入侵吐谷浑,到时大唐东西两线为战,对大唐的国力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于志宁是户部尚书,对这些自然最是清楚。

    灭高句丽之战李恪筹谋已久,自然是不会作罢的,李恪道:“据朕所知,去岁关中、河北、河南、淮南四地俱都丰收,国库盈仓,何来钱粮不济一说。”

    李恪在决议动兵前就已经了解过大唐粮储的情况了,自贞观十八年以来,大唐已经休养生息三载,以大唐眼下余出的粮草储备,足可供四十万大军近两年之用,大唐就算东西开战,在短时间内也不会短了粮草,更何况对于灭高句丽一战,李恪本就是打着速战速决的心思的。

    于志宁道:“我大唐虽然钱粮充沛,户部这边压力不大,但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一应均由工部统筹,去岁工部刚建成的大明宫,今岁再有如此大的动静,工部那边只怕难以调度。”

    李恪闻言,并不对于志宁多做解释,而是转而对新晋工部尚书的阎立本问道:“方才于尚书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阎卿你以为如何?”

    若是依常理而言,阎立本是文臣,亦不好战,自当从于志宁之议,劝阻李恪暂息东征之念,但阎立本刚被李恪提拔为工部尚书,李恪对他期许极大,至今李恪当初同他说的话他还牢记心中,时常回想,以此鞭策自己,又怎会退缩误了李恪的大事。

    阎立本迎着于志宁讶异的模样,斩钉截铁地回道:“如果东西开战,工部人力调拨虽有压力,但臣以为仍可勉力应对,工部这边陛下不必担忧。”

    李恪闻言,欣然笑道:“好,阎卿所言甚得朕心,东征之战不必更易,如期出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蜀汉之庄稼汉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民国之文豪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江湖三女侠 撩神[快穿]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沉香雪 我在木叶练吐纳 谍影:命令与征服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 将军家的农门悍妻 古龙文集·小李飞刀(全9册) 星星眨着眼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