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 分封(第 2/2 页)

    长孙皇后此计便同为她为人行事一般,外在看似柔和,却内含刚烈,叫人虽然不愿,却也无从下手。

    若依长孙皇后所奏,外放扬州,永镇淮南,此事李恪自然是不愿的,但他却又不能当面回绝此事,盖因李恪虽有争储夺嫡之心,但时机尚未成熟,万不可叫李世民觉察了出来,毕竟就李世民眼下而言,他尚无废李承乾重立之意。

    逼着李恪外镇,还要李恪谢恩,这是要李恪笑着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皇后手腕,果然不同凡响。

    王玄策道:“我朝立国至今,只有皇子外放,从无裂土分封藩王之事,难道此事陛下便能准了吗?”

    岑文本轻叹了一声道:“分封之意本就是陛下所欲,只是早年你陪殿下出质突厥,有些事情或还不知。陛下初登帝位之时,陛下便曾与萧相商议诸王分封之制。若非中书省力阻,恐怕此事早就成了。如今皇后旧事重提,陛下岂能不动心。”

    贞观元年七月,李世民便曾传宰相萧瑀入宫,问及分封之事,萧瑀当时便奏对有言:“臣观前代国祚所以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盘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余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萧瑀以秦立郡县,二世而亡,汉建分封,国祚绵延四百载而论,主分封诸王,深得李世民之心,此番长孙皇后又提此事,李世民自然动心了。

    李恪听了岑文本的话,沉思了片刻,接着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问道:“岑师可知那时力反此事的何人?”

    岑文本回道:“乃是时任中书舍人的李百药。”

    李恪点了点头,接着问道:“若依岑师和先生而言,分封诸王之事于国益否?”

    分封之事古便有之,郡县之事古亦有之,凡新朝立国之初,必有此争,而文臣,在此事之上也大多所持相同。

    为士者,为臣者,朝堂之上或执政不一,自然难免分歧,相互弹劾也是常有之事,但在这一件事上,除了萧瑀这些前朝宗室出身的臣子,绝大部分的文臣的态度却出奇地一致,那就是郡县必定优于分封。

    分封之制,分天下于宗室各王,以皇帝诸子分治江山,权在皇室,多和帝王之意,但郡县之制却不同,郡县之制于各郡县置官,文臣治国,上承下接,权在臣,便是文臣所主。

    岑文本和王玄策也是文臣,两人闻言,不假思索地便回道:“分封之事,于国无益。先有周天下割据之祸,后有汉七国之乱,分封诸王绝非善政,当不可取。”

    秦所以二世而亡,在其暴政,不在郡县,汉之所以国祚四百载,在天下人心,不在分封。

    秦若非皇帝荒淫无度,横征暴敛,逼得天下百姓揭盖而起,断无短寿之道,而汉初便有七国之乱,若非名帅周亚夫力挽狂澜,也早已江山易主。

    岑文本和王玄策态度坚决,又出奇地一致,李恪看着岑文本和王玄策不约而同地表态,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他似乎已经找到了破局的法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星海王座 北齐怪谈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全唐诗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清要完 世子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