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百四十七章 铸炮(第 3/3 页)

    因为米尼步枪和铁模铸炮法并无太高的技术含量,在火器传遍全球之后,都会迅速的被他人一并所学会,反过来威胁赵宋的安全。

    所以,深陷泥模范畴中的铸炮局,对于眼下的工艺改进真的毫无头绪。

    三小组的工作间中还摆着两门铸造完毕的长管火炮,它们的性能还算不错,射程与精准度都较先前成品有所提高。可重量却也在随之增长。

    所以,三小组现在最关键的一点是拿出一个最恰当的模范来。

    这十斤炮(十二斤炮)的倍径究竟是多大,才最为合适?

    ——倍径是指炮管长度与炮管口径之比,倍径越大射程和相对的精准度就越大。

    但作为三小组的班头,范宁同样要思考的还有工艺的改进。

    前两天有个技校毕业的小子就提出了一个设想。

    范宁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倍径制定上,可还是要空出脑子来考量工艺的。

    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铸炮局大大小小火炮铸造了一百多门。

    而报废的则是更多。

    后者中不单单有很多刚‘出生’就带着先天残疾的废品,还有不少外表看起来没丝毫问题,可一旦试炮就会炸膛的样子货。

    那小子就认为这是因为炮管内外壁冷却不均匀,导致炮管内壁存在看不见的裂缝,所以才中看不中用。

    平心而论,范宁认为这个结论是有道理的。

    铸造好的炮管在冷却时,由于炮管外壁面积比内壁大,加上外表空气流通比炮管内迅速,很自然地就造成外壁冷却速度快于内壁。

    口径越大的火炮越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火炮的口径越大,炮管内外壁的面积差距就会越大,冷却速度差距自然也会跟着越发大,那还真的有可能造成炮管内壁出现隐性裂缝。这样的火炮在试射的时候,可不就会炸膛么。

    但道理是有道理,又该如何解决呢?

    虽然范宁已经向上头打了报告,但他还是想靠着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用脚后跟想就能知道,这要是真做成了,可就给朝廷立下大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嬉游花丛 全唐诗 如意小郎君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逐鹿天下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