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 3/4 页)
从瓜州到高昌,中间一千多里远的道路,即便使团有兵马沿途护送,一根毛匪的毫毛都没见着,但沟通西域与河西走廊的道路上,那一支支往来的商队,就已经证明了道路上相当的安全的。
这都是毕勒哥的功劳啊!
要不是他‘大局为重’,没有被刘正彦给激怒,这西域安能如此“祥和”?
使团一行沿着大道,缓缓的向西而行,旗帜招展。
而距离城池十里开外的一座烽火台下,张中孚与张中彦兄弟引着数千军兵合着大批的高昌权贵,亦都护带头,都在烈日下静静地等候着使团一行人的到来。
宇文虚中可不只是使臣那么简单,他还是赵官家的心腹近臣——秘书监加成,宇文虚中是怎么也去不掉这顶帽子的。
对比使臣,这些高昌权贵们,更重视后者的身份。
他们现在还没有安全着陆呢,怎么能不好好巴结赵官家的心腹近臣呢。
城头上,也还有一群人站在那里等候,他们就是留守高昌的郭永、魏彦明,及麾下的关师古、李彦琦等将,还有陪同的毕勒哥!
后者宽袖长袍,已是一身汉服,双目平静,神情安定,一扫当初的颓废,更看不到半丝儿的怨气。
毕竟是个有脑子的人,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利益最大化。
表现出的模样可不就是魏彦明和随后到来的西征大军头首们愿意看到的样子么。
后者越高兴,对他就越有利。毕勒哥很清楚这一点。
不止在接下的时间里一而再的在魏彦明、郭永等人面前秀自己对中原的倾慕,更主动地学起了汉地的诗词。
回鹘就是契丹一族的前鉴模板,其上层社会的汉化程度也是很深。之所以进程比之契丹要逊色,赵构私下里且以为是因为回鹘与中原隔绝了一百多年,而契丹则在檀渊之盟后受赵宋影响很大。
使团终于来到了高昌城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