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态(第 3/4 页)
蒋德璟嘴角抽动,崇祯帝这些年都砍了多少督抚大臣的首级了?尚方剑犀利的紧。“老臣岂敢以身试法?只是愿陛下以祖宗江山为重,勿为一虚名,再逼洪亨九速战。”
“洪承畴所部兵马虽众,但野战焉是鞑虏的对手?一但溃败,朝廷将再无可用之兵啊。”
崇祯帝闻言,脸颊是狠狠地一抽,这话太叫他不是滋味了。虚名?
“曲阜乃孔圣苗裔所在,孔林为圣人冢所处,不说被建虏焚毁,酿成大错,便是被建虏动了一抔土,亦是叫朕……”崇祯帝也是要面子的人。
“可若大军崩坏,朝廷将再无可用之兵。等流贼再来北犯,建虏再入中原,大明江山又何以保存?”
蒋德璟苦声劝道。
崇祯帝立刻无言以对,大殿内一片寂静。
半个时辰后。
蒋德璟走出紫禁城,抬头看着天上的星空,仿佛感觉着正被一双眼睛所注视着。今夜他是秘密入觐,外人并不知情。但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啊……
周延儒自不敢下鲁东的,看着崇祯帝的旨意腿都打颤。
“军中艰苦,相爷年事已高,岂受得这个苦来?以小人之见,不若寻人代去。”门人董廷进言道。
“这等大事,何人又能担当重任?”周延儒仿佛抓到了一根稻草,忙问道。
“相爷看吴昌时如何?其人依附相爷而存。相爷若有事,吴昌时还能得好?量他不敢不尽心尽力。”
“吴昌时不过区区五品,何以能压洪承畴?”
“相爷,吴大人虽才是个五品郎中,但他是吏部文选司郎中,岂是寻常五品可比的?又是东林干将,复社之领袖,名动天下,在清流之中保有威望。此番兵事又涉及到圣人庙寝,岂不是恰当得很?”
周延儒深以为然,周延儒被说服了。转而将使人将吴昌时抓来顶缸。
后者是东林干将,复社的创始人之一,周延儒起复后得受重用,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官职虽然不大,却掌理官吏班秩迁除,平均铨法,手握重权。据说,履任始不及一年,就已经赃私巨万。故而有一副好胆量。加之就如董廷所言的,吴昌时确实离不得周延儒,闻讯就快马赶来保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