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与不幸(第 2/4 页)
二么,就是厚。再差的棱堡壁厚也没有少过三尺的,通州城外的这几座棱堡,郑芝龙这里都有详尽的信息,壁厚四尺五到五尺之间。加之土护墙对炮弹的抗性可比石头厉害多了,这乍然一听很可笑,但却是经受过实践检验的。
人家是以柔克刚,而非是跟炮弹硬碰硬。
所以,别看郑军的火炮打的很欢快,实质上却对棱堡根本没鸟用。
能叫棱堡里的敌人感受到威胁的还是那一条条不断掘土向前的之字形战壕。
郑芝龙记得欧洲历史上有一个叫沃邦的法军元帅,那是一个建筑天才,无论是棱堡设计建造,还是他去进攻棱堡,都效果显著。甚至还搞出了一个针对棱堡的攻城法,可惜,那内容他是一个字也记不得了。
他自己能想出的法子那就是挖地道,一直逼近鞑子的棱堡边,同时尽可能的把鞑子头顶上的那层盖子给先打破了。
只要头顶没有了遮蔽,把一颗颗炮弹送去棱堡面上,将城上的守御部队、火炮以及炮手全部扫清。
然后再对棱堡中后部的那座后世的碉堡下手,这就是郑芝龙寻思了一遍又一遍后拿出的攻城法子。
……
站到棱堡侧面的战壕里,玛尔泰正在用战壕里的砖石磨拭着佩刀,他的身后插着一面绿旗,表明了他身边士兵的身份。
自己经历战事的第一仗,竟然就被发配到绿营了。这是玛尔泰万万没想到的。
昨日里他还在豪格身边做着三等侍卫,虽然他才十六岁,刚刚从京城调过来,可作为钮钴禄氏子弟,作为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孙子,这都是他应得的。
从三等侍卫升到一等侍卫,然后再转入绿旗兵里做个副将啥的,慢慢熬到提督衔,那就有资格回到八旗兵里做个角色了。
这是玛尔泰早早就被人定好的线路。
可真的是没有想到,这计划不如变化快,眼睛一眨,他就被推到前线,督军督战了。
昨夜里守军大败,不知道折损了多少人马,好多绿旗都乱了套,一群群败兵现在还没有整顿齐全。
而且军官也折损不少。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