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小弟这就去办!(第 2/3 页)
郑芝龙摇了摇头,最终只能在心里为崇祯帝点上一炷香。
事实已经铸就了,不是他心里后悔就能弥补的不是?
“大兄,福松现今人还在关外,万一有个闪失?”郑鸿逵看了信报后担忧的道。同时在心里也有些埋怨郑森,你说你爹都铁了心的要造反了,你还那么死心的给大明朝廷效力作甚?
不趁早脱身,竟然还免费的为洪承畴打起了工来。
行,你好心。那把松山城内伤兵和一部分百姓运去了津门不就得了么,竟还跟着已经带船赶到津门的沈廷扬混在一起,引着三艘鸟船与之合流。运送粮草前往宁远和松山,把芝罘岛的差事都丢在了一边!
你说这是不是本末颠倒?
“不去管他。”
郑芝龙现在有些能够理解郑森的心思,觉得还是顺他意的好。
但是,明军在辽东这么一败,而郑森又恰恰在这个时候带着一支船队运粮送去了松山,船只还往津门送了不少伤兵和百姓。这本来可以遮盖的严严实实的事情,因为一连串的遭遇就不得不暴漏在崇祯帝的眼中了。
加之这场战败已是既定事实,崇祯帝连命洪承畴进兵的举动就成为了败阵的关键,顺带着立主速战速决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没能落好。这个时候蒋德璟就再次站了出来,不是对陈新甲落井下石,而是再度主张调遣郑军水师北上。
有了郑森这个现成的例子,崇祯帝如何能不动心?
“这蒋德璟实在可恨。”郑鸿逵恼道。
抓住郑家不放了咋地?
“如今都入了九月,我军即便是从命北上,抵到津门也要进到十一月。彼时关外已经冰天雪地,港口封冻,那战船且还能开到岸上不成?”
“大兄不若再向京中使些金银,好歹把这差事推掉。”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