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顺文武(求订阅,10/10)(第 1/2 页)

    李自成已经抵到昌平,后者守军皆降,惟总兵李守鑅骂贼不屈,手格杀数人,人不能执,诸贼围之,守鑅遂拔刀以自刎。

    但能以这般可忽略不计的代价进入昌平,距离京师只剩咫尺之遥,这使得新兴的大顺朝文武群臣和三军将士全都兴高采烈。

    想想看,自从周遇吉那厮之后,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先是大同后是宣府,再接着是居庸关及现下的昌平,全都不费吹灰之力便尽数给拿了下来。

    不过一月时间就打到了燕京城下,此人心在顺啊。

    不是如此,安能这般轻而易举?

    至此大顺军中的一干高层就都心旷神怡,一心想着燕京城必定也将不费吹灰之力的给打破,然后传檄而定江南,千秋大业从此奠定。

    在居庸关,李自成只留下两千人,代替投降明军驻守关。十万大军继续前进,像潮水般向京城涌去。李自成与天佑殿(内阁)、六政府(六部尚书)等中央各衙门不必同大军一起赶路,暂到昌平城中休息。因为有要事相商,刘宗敏也被李自成给留下了。

    昌平州衙还比较宽敞,被作为大顺皇帝的临时行宫(李自成在长安已经称帝,建国号大顺,历史上在燕京称帝是正名位)。天佑殿驻在昌平总兵的镇台衙门,六政府驻在学宫,文谕院等其他机构就分别挤在别处衙门和民宅内,御营亲军分驻兵营,又在空地上搭起了许多帐篷。晚膳以后,李自成同田见秀、刘宗敏稍谈数语,便命传宣官分头传知几位大学士平章政事、六政府尚书、侍郎以及文谕院学士等中央大臣,来行宫开御前会议。

    李自成自从渡河入晋以来,在行军途中已经开过多次御前会议。今晚的这次会议,将讨论崇祯帝跑路后的局势影响及大军攻破燕京城后的许多重大措施,包括如何追击崇祯皇帝,如何沟通山海关的吴三桂,大顺皇帝到燕京城后将由何处进入到皇城与紫禁城,进入紫禁城以后将居住何宫,以及崇祯帝把满城当官的都迁走后,这天下该如何整治。

    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跑路后,李自成手里没人啊。这些个重大问题,都要在今晚的御前会议上讨论出格决定,以免临时慌张。

    那不管是李自成派去京师的细作,还是张缙彦之流的通风报信,驻跸昌平的李自成都已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崇祯帝由郑芝龙护卫着跑了,要跑去津门。

    一双双眼睛都盯在牛金星和宋献策的脸上,他们是大顺政权左右辅臣和天佑阁大学士,是大顺政权少有的读书人,并且多多少少都有些水准。

    李岩在李自成成事过程中虽建功很大,顾君恩更是有定策之功,但两人还不能与牛宋相比。

    举人出身的牛金星眼睛眯了眯,向李自成禀道:“崇祯逃去津门实是一大憾事,然事已至此,再怨也无济于事。且臣以为那崇祯帝便是奔到江南,也是苟延残喘罢了。”

    “朱明精锐尽在北地,南国除了坐地一方的郑芝龙外,何尝还有一支强兵?”

    “兼之大批朝臣被崇祯带去了北方,那定会与南国士绅有所冲突,短期内崇祯帝万难起复。”

    “陛下只要夺取京师,安抚吴三桂,稳定中原疆土后,自可稳居胜算。”

    牛金星言罢,宋献策接着说道:“左辅所言甚是。南国虽富饶,然其人孱弱,历朝历代焉有强兵?”朱元璋是淮右布衣,手下人物是淮西勋贵。

    “陛下只要稳定中原,天下便是三分,也当如昔年曹魏般独强。”

    “当务之急还是先安抚了吴三桂,以免变生肘腋……”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我的谍战岁月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全唐诗 沉溺 大清要完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星海王座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