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第二个大满贯(第 2/4 页)
青龙奖,如同金像和金马,最有名的电影大奖,每年的11月下旬。
大钟奖,有点像金鸡,政府部门唯一主管的电影节,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老资格,每年六月。
百想艺术大赏,号称韩国的奥斯卡,是唯一综合艺术奖项,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每年2月,是综艺咖和电视剧咖的最高荣誉。
魔都、东京、釜山,号称亚洲a类国际电影节,当然含金量还是跟人家威尼斯、戛纳、柏林没办法比。
如果对比中日本韩三国电影在这三个奖项上的收获情况,华语电影12次,大陆8次,台湾4次。
岛国十次,韩国只有可怜的两次。
《圣殇》首次摘金狮在12年,其后《白日焰火》14年获金熊,《小偷家族》和《寄生虫》近两年双获金叶子。
国内得到认可的大多数都是第五代导演的早期作品,也是老谋子程凯歌最巅峰的时刻。
其实华语电影还是可圈可点,只不过基数大,显得烂片也多。国师之所以为国师,虽然现在路子有点走偏,但早年还是最受老外追捧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岛国电影的黄金时期,到八九十年代电影式微,咱们第五代导演崛起,国产电影在国际大放异彩,那时候韩国则还在胚胎发育中……
这几年资本操控市场,鱼龙混杂,江河日下。在院线电影领域,国产片可能确实赶不上韩国精益求精的态度。但是综合来看,韩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其实并不如咱们,更远远落后于岛国。
亚洲范围内岛国电影第一、华语电影第二应该很长时间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
经过这段时间的合作,在自己看来韩国应该赞扬的是创作生态有一个良性循环,对于作品有敬畏心,愿意用心用时间打磨好的剧本。
但是毕竟国小人少,文化贫瘠,资源有限,论整体底蕴和能力还是离华语电影差的多。
每次都用心记录各种经验,整理成册,这绝对是第一手资料,也是自己能为华语电影出的一份力。
月底飞回釜山,第一次参加电影节,能感觉到showbox的诚意,安排的派头很大,刚出场瞬间被各种长枪短炮团团包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