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194章 军政并重(第 1/2 页)

    众人惶恐相劝,刘封却不为所动,正色道:“我跪的不止是这些同征的英魂!还有这万里河山,巍巍昆仑,以及即将在这里传承发扬的华夏文明。”

    马哲一怔,马上就明白了刘封的意思,随之陪同跪在一旁,大声道:“浩浩河山,泱泱华夏,值得一拜!”

    这一拜,是为亡故的西征英雄;这一拜,是为西域的和平繁荣;这一拜,是为华夏之祖的巍巍昆仑;这一拜,是为山河永固的大汉江山;这一拜,更是为即将燃起的华夏之光……戚渊德等人也都敛容纷纷下跪,祭坛上下看到这一幕,三军众将虽然不明其意,但主将下跪,也都不敢站着,哗啦啦瞬间跪倒一大片。

    右边主持法事的葛玄心领神会,将拂尘挥动,众道士俨然跪地,左边僧侣见状,也全都合十跪拜,低声诵念经文。

    远处围观的百姓们一片震惊,那几位老者看到大将军都跪下,也都颤颤巍巍跟着跪地,百姓们纷纷效仿,都为汉军的这一番诚意而感动,有些亲属死于战火之中的,更是掩面哭泣。

    祭奠礼毕,马哲宣布将祭台命名为望乡台,开始超度法事,诵经七日七夜,每三日以牛羊祭之,城中百姓若有亡于战事者,也可来此祭奠,或在家中摆设香烛同祭。

    这一场隆重盛大的祭奠仪式,比之于阗的道门法事更为隆重,加之龟兹崇信佛事者极多,两大宗门同时摆设道场,堪比当年在洛阳为关羽和诸葛亮摆祭,对于安抚人心意义重大。

    回到它干城后,刘封与众人商议,将它干城改名为定西城,以纪念西征南部大胜之事,它干城是班超为安定西域各国所部新筑的西域都护府,这座城池的建筑意义非凡,远到班超,近到西域平定,都是汉军驻军的地方。

    它干城改名为定西城后,安西四镇的龟兹军镇就定为此处,龟兹郡治依然设在延城,等来年开春,朝廷官员派到,从春耕开始全面推行大汉政令。

    政令方面刘封全权交给班楼和马哲二人执行,由王凌、戚渊德两员老将辅助议定,另外在军事方面还要加强防戍,西域在短期内不能只靠政令和文化传播,要想长治久安,军事威慑是不可或缺的,必须要军政并重。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刁民是必不可少的,也存在不可教化之人,一些恶霸土豪更要及早处置,仅靠训导显然不现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除了驻军之外,情报信息尤为重要,驻军和军情的传递,只靠丝绸之路和商队并不现实,军事要塞的修复和建设也为当务之急,在这个时代还是以烽燧为主。

    烽燧在汉代时期已经十分成熟,为了安定西域,从玉门关到河西四郡,一直到盐泽都有烽燧设置,而且规模很大,号称烽燧万里相望。

    武帝时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作战,以烽火作为进军号令,一昼夜就可使河西的信号传至辽东,远达数千里,烽火通信迅速可达,在这个时代是效率最高的军事通信。

    西河四郡的烽燧直到现在还在使用之中,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举放烽火,昼夜不同,白天放烟,夜晚举火,相邻的烽火台见到,燃起同样数量的烽燧,一个接一个,将敌情及时精确地传递出去。

    此外,火堆和烟柱的多少,代表着敌军数量多少,以当下的军情规定:寇贼不满五百放一炬;贼五百骑以上,放三炬;千人及以上放四炬。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小老板 大魏宫廷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唐官 北齐怪谈 世子妃 红楼之挽天倾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