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份额与长江防务(第 2/4 页)
寒暄几句,朱慈烺见徐长青态度和缓,心情似乎很不错,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徐长青也对朱慈烺说出了正题。
两个方面。
一是两淮盐场的份额问题。
二是关于整顿长江水道安全的问题。
两淮盐场的份额,徐长青此时心里已经有了数,朝廷这边,五成还是要有的,要不然,堵不住悠悠众人之口,周皇后这边一成,徐长青本身就要两成,这已经去了八成。
也就是说,留给朱慈烺的,极限只有两成。
但这两成里面,还牵扯到小周皇后,就必须要仔细说道说道。
至于长江水道安全之事,则是徐长青的‘后手杀招’!
此时这个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几如跨越时代一般,很难再有。
之前徐长青与朱广志聊的还算不错,徐长青也了解了一些朱广志的性子,他是个明白人,滑不溜手,只要给他差不多的好处,他是不会乱来的。
这一来,介入长江水道的时机便成熟了。
只要有朱广志为模范军保驾护航,长江上的其他江匪,便很难再对模范军构成直接威胁。
待把长江理顺了,江南商船要过江,自然也就是徐长青说了算了。
特别是此时这种状态,名目都不用找的,‘不清理长江水道的安危,怎能保证江南的安全?’
“两千,两千两百万两……”
听徐长青说完,朱慈烺虽是在强自压抑着,但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脸都满是涨红,根本就控制不住。
与周皇后一样,朱慈烺也是知道两淮盐场利润丰厚,却怎想到,竟然会有这等庞大的价值?
两千多万两啊,这是个什么概念?
莫说此时了,便是他父皇时,也至少差不多是两年多,乃至三四年整个朝廷的总税赋了。
而看此时徐长青的模样,明显是对他有利好消息,他又如何不激动,不振奋?
哪怕徐长青只是为他多争取了那么一丢丢,那也是几十万两银子的规模啊。
这里,要稍稍解释下内廷与朝廷的财物区别。
国朝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内廷的内帑与朝廷的国库便分开来。
换言之,天子要维持开销,为了避免被言官攻击,很多时候都是走内帑,用自己的私房钱。
倘若要是花朝廷的钱,那就是‘要饭’,依大明文臣的性子,怎么可能让天子舒坦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