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九章 这是我的宝钞!(第 2/4 页)

    朱瞻基好奇的打量着杨少峰道:“你还有什么后手?”

    杨少峰道:“我能有什么后手?他们想占便宜,而且正大光明且符合大明律,难道我还能不让他们占这个便宜?

    至于葛云益,等拆迁的事情都忙完了再跟他算账,现在也算是无意中帮了你一个大忙,暂时就不管他。”

    朱瞻基却忍不住有些肉痛的道:“钱!那都是钱!”

    杨少峰却呵呵笑了一声,说道:“钱能解决的问题,那还是问题?”

    永乐年间的大明百姓,跟螨清治下的那些忙着种烟的奴隶很不一样——他们对于占官府和皇家的便宜,没有一丁点儿的心理负担,而且不担心会被秋后算账,这是从朱重八时期就被惯下来的毛病。

    就像这次拆迁旧城一样,杨少峰定下的规矩是每户补偿拆迁款一百五十贯,所以百姓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个每户上面。

    顺天府的百姓和其他地方的百姓往往都是一大家子在一个户籍册子上,算做一户人家,简单点儿说就是不分家。

    不分家,在征发徭役和缴纳赋税这些事情上面是占便宜的,比如有六七个儿子的人家,往往只有老大有个正式的名字,剩下的都叫小二,这样儿就不用交多出来的人头税了,徭役也只需要承担一户的。

    现在杨少峰规定的补偿款是按照户籍册子来发放,这就让顺天府的百姓找到了一个发财的路子。

    分家,一家二三十口的大家分成三五口的小家,能领到的补偿款不就多了好几倍?等到新城建完了再用补偿款买下一座小院子,自己家不就多了好几套院子?里外里不就是自己家占了大便宜?

    这种歪门主意是谁想到的,杨少峰不知道,也懒得去知道。

    因为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个歪主意是给杨少峰帮了大忙的。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古代皇权为什么下不了乡?为什么有几朝勉强下乡了,皇权王法却很难斗得过宗法?

    因为古代的宗法是以一家一姓为主体,族里面出一个读书人或者出一个官员,往往是整个大家族都跟着受益。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株连之制的存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万历明君 风声 沉溺 王者至尊小说 嬉游花丛 希腊神话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小老板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红警军团在废土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汉帝国风云录 办公室潜规则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