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零三九章 处罚(第 4/4 页)

    “谢都督不杀之恩,确是卑职失职,卑职甘愿领罚!”

    崇祯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上午,杨振公布了汤若望一行人遭遇海难而死的死讯,同时也公布了对办事不力的总镇府都司佥书、协理营务处帮办、统计公所提举李吉一系列免职、降职并罚银的处罚。

    不知内情的人们一个个都在慨叹海上行船的不易与风险,同时也感慨李吉任劳任怨好几年,却一夜回到了几年前。

    而略知内情的一些人,则暗地里惊讶于杨振这几年来的变化,惊讶于杨振如今的腹黑与狠辣。

    当然同时也更增加了对李吉此人的提防心。

    好在知道一些内情的人,只是极少数总兵、副将层次的人物。

    而这些人都是杨振的铁杆部将。

    当然了,其中也不乏有个别人认为,杨振这样处置汤若望,完全属于小题大做,根本没有必要。

    但是,对于杨振最后的这种处置,他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毕竟,汤若望跟他们也没有什么交情,不过是一个金发碧眼居心叵测的洋鬼子罢了。

    这样的人,死了也就死了。

    别说是死一个或者死几个了,就是死上几十个、上百个,又有什么鸟相干呢?

    也因此,有关汤若望不幸遭遇海难而死的议论,只是在旅顺口、登州城、来州府等地小范围内流散了一阵子而已。

    随着杨振对李吉的处分传出去,特别是随着李吉带人往来州府城西关出银购地,收殓汤若望遗物并给汤若望修衣冠冢的事情办完,所有的议论就都烟消云散了。

    而杨振本人自从处罚了李吉之后,就再也没有对人说起过这件事情。

    自然也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解释过如此这般处置汤若望等泰西传教士的原因。

    当然,如果非要给个解释,那么杨振的唯一解释就是,他从不相信这些泰西传教士万里迢迢来到大明,是为了大明好。

    他们来这里,更不可能是为了华夏好。

    既然如此,那么当他们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或者说只有风险而没有收益的时候,也就没有必要再留着这些洋鬼子们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大魏宫廷 末日走私商 我家娘子,不对劲 圣女请安分 大秦之开局获得王者系统 江湖三女侠 回到明朝当朱标 大明话事人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天下枭雄 我的公公叫康熙 地下城降临,我成了魔王执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