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三章 庸人(第 3/4 页)
而张臣、仇震海、俞海潮等自军将领听了杨振的那番话,一时都哈哈大笑起来。
唯有朝人千总安应昌面色尴尬地放下了手上的干粮饼子和咸鱼干,陪着笑也不是,继续吃也不是。
李氏朝鲜的战备防范意识本来就差,丙子胡乱之后,他们改事清虏的同时,东江镇也已消亡,因此上到国王李倧,下到各级文官武将,都认为当年那种迫在眉睫的亡国之患,已经消除,天下终于太平无事了。
于是,汉阳城的昌德宫里又开始莺莺燕燕歌舞升平起来,而其他各道各州也全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景象。
杨振经历多少次身处险境九死一生的场面,早已经习惯了与满鞑子军队作战时争分夺秒的各种快速反应,如今率部来到这里,面对江华岛朝人守军的“慢节奏”,他显然还有些不太适应。
但是,李氏朝鲜的慢节奏慢生活,对他有利,江华府城的守军反应越慢越拖沓,对他目前的行动就越有利。
“怎么,吃不下?安千总觉得,本都督军中伙食如何啊?”
安应昌见杨振这样问他,自然不敢怠慢,立刻从众人围坐的石桌子旁边站了起来,躬身答道:
“都督军中饮食虽然简单粗粝,但却足以果腹充饥,且都督与部下饮食如一,一起围坐分食,相敬如宾,亲如兄弟,尤令末将钦佩之至!”
杨振听安应昌这么说,也不想他在自己的面前过于拘谨,当即借着他所说的话,指着他笑道:
“呵呵,你安应昌昨天才投效于我,今天就学会了拍马屁,老实人学坏,何其速也!哈哈哈哈……”
杨振此话一出,身边围坐在一起共同分食面饼、咸鱼和菜汤的诸将,也再次跟着杨振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而杨振所说的打趣的话,却也叫一直尴尬拘谨的安应昌不由自主地咧开嘴,跟着笑了起来。
众人笑过一阵之后,彼此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不少。
杨振见安应昌不再那么惶恐不安了,便开口问他道:“江华留守洪命一,既然是个纨绔子弟,就不必去说他了。你且说说看,江华留守府副使沈器成,是个什么样的人吧!”
安应昌四十多岁,也在李氏朝鲜的官场上起起伏伏许多年了,当然并非糊涂人一个。
因此杨振一开口,他就大体上猜到了杨振问他的话里话外是什么意思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