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零一六章 至理(第 1/4 页)

    因为杨振早知道,陈新甲就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看起来仪表堂堂,而且能说会道,貌似精通兵事韬略,但实际上他在崇祯皇帝面前的各种奏疏对策与谋划,都是出自方一藻、张若麒、沉迅等人之手,他自己根本没有多少主见。

    眼前,沉迅既然说陈新甲的心意并不难明,那实际上就是说,他知道兵部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既然如此,不妨问一问。

    果然,杨振的问话一抛出来,沉迅立刻笑了。

    只见他身体略向前,拿起温酒壶,给自己面前的酒杯里倒了一杯依然冒着热乎气的酒水,轻轻啜饮了一小口,然后放下,面带笑意,慢条斯理地说道:

    “陈本兵的意思是,洪督师既然已经身在关外,身在军前,那么一事不劳二主,总制军前诸事,指挥平虏决战的第一人选,自然非洪督师莫属了。”

    “洪督师,祖大帅那边,已经同意了么?”

    杨振听见沉迅的说法,知道这跟原时空基本一样,也知道其中掺杂着各种复杂的派系斗争,特别是陈新甲与洪承畴的斗争,所以他想了想,立马就决定不掺和主帅人选之争了。

    事实上,如果不让杨振自己来做这个主帅的话,那么祖大寿肯定也不行,其他出身武人的人选,比如杨国柱等等,也都必定不行。

    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有洪承畴最合适了。

    因为陈新甲自己肯定不敢出任这样的职务。

    而朝廷一时半会,也选派不出其他比洪承畴更合适的人选,这也符合以文御武的惯例。

    如此以来,需要考虑的,也就只剩下洪承畴与祖大寿的看法了。

    杨振在年初张若麒征询其意见的时候,就把洪承畴和祖大寿推出来当挡箭牌,现在如果洪承畴和祖大寿二人认可了朝廷的安排,那么杨振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张若麒张郎中已经奉旨前往宁远城去了,以张郎中之辩才无碍,洪督师恐怕没有拒绝或者拖延的理由。

    “至于锦义伯祖大帅,呵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征收辽饷多年,拿出数不尽的粮饷,供养辽西兵马多年,如今兵强马壮,也是时候尽忠报国了!”

    沉迅对于辽西兵马的态度,显然跟崇祯皇帝以及朝堂上的很多人都是一样的,觉得他们实在是空耗粮饷尸位素餐太久了。

    因此,说到这里的时候,沉迅的脸色明显地流露出了极大的愤愤不平与不屑。

    一个短暂的停顿与深呼吸之后,沉迅继续说道:“如今都督你崛起于金海东江故地,虽然朝廷也有粮饷补给,但所占份额,实远远少于辽西,即便如此,都督仍能屡败东虏,屡获大捷,平心而论,辽西诸将若有人心,难道不应该感到无地自容吗?”

    “别,沉大人,话可不能这样说。”

    “呵呵,都督多虑了,此战辽西兵马,愿打也得打,不愿打也得打,不打出一个胜负结果来,必然不能干休。”

    沉迅这么一说,杨振的心里突然往下一沉。

    恍忽间他又仿佛听到了想当初他在御前奏对之时,崇祯皇帝提及祖大寿及其辽西兵马时咬牙切齿所说的那些话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大魏宫廷 末日走私商 我家娘子,不对劲 圣女请安分 大秦之开局获得王者系统 江湖三女侠 回到明朝当朱标 大明话事人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天下枭雄 我的公公叫康熙 地下城降临,我成了魔王执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