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五一章 还撤(第 1/4 页)

    就这样,在车礼亮逃到了安州城的第二天一早,安克诚、蔡门亨就做出了弃城南撤平壤府的决定,然后一边派人南下报信,一边不等平壤那边同意,就带着安州城的兵马百姓仓皇逃向了平壤城的方向。

    对于安州牧使安克诚的这个决定,身在平壤府城的沈器成沈器周兄弟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就又接到前方顺川城送来的消息,得知安州起义的兵马百姓已经弃城南下了。

    顺川城派来报信的人,也带来了顺川城守将与义兵指挥们联名请求撤离的书信。

    无可奈何的沈氏兄弟,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这一切,但是却下令叫跟随安克诚撤退的车礼亮所部定州兵,接替平壤府派去的起义军,留在顺川城为安州撤离的百姓断后。

    也亏得清虏兵马在拿下了定州城后,按照黄台吉的旨意驻兵城内休整了两天,要不然的话,他们恐怕连撤离的机会都没有了。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一撤再撤的车礼亮所部残兵,跟在一批北方来的难民队伍后面,抵达了平壤城的北门外,即庆昌门外。

    平壤府城,古称箕城,因为城内外遍植柳树,又有民间俗称叫作柳京。

    此城地势高,又临大同江, 是朝人南北水陆要害,也是李朝北方重镇雄城。

    平壤府城原本城池高大, 颇具规模, 有外城、内城之分, 而且外城各门又有瓮城,算得上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了。

    但是, 到了崇祯十三年,或者说到了伪清崇德五年的时候,平壤府城早已没了昔日重镇雄城的样子。

    眼下城池的规模仍然不小, 可是原来高大的外城以及诸多易守难攻的城防设施,已经荡然无存了。

    ——它们先是在清虏首次入寇的丁卯胡乱之中损毁严重,后又在清虏第二次入寇的丙子胡乱之后被清使勒令彻底拆除。

    至于鼎盛时期内外城多达十数万的城中常住人口,也在一次次的战乱之中, 锐减到了不足两万人。

    当然了,十一月以来,随着北方二道各州府难民百姓的逃亡南下,眼下平壤府城的人口也在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 恢复到了鼎盛时期的水平。

    只是, 骤然增加了数倍的人口,并没有给城池防御带来多少好处, 反而使得连日来城中粮价飞涨, 乞丐遍地, 一片混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从举旗反清之后一直实际主持城内事务的沈器成沈器周兄弟, 内心的惶恐, 一点不比从安州定州逃来的安克诚、蔡门亨、车礼亮他们少。

    当天下午,车礼亮率领麾下残部, 刚刚逃进庆昌门内,城北不远处就出现了清虏前锋马队的身影。

    城上负责城防的小将柳之蔓,慌里慌张地下令关闭了城门, 也将大批等待入城的难民百姓关在了城外。

    初来乍到的清虏前锋马队只有数百人, 他们来到城外,并没有发起攻城或者冲击城门, 但是却将滞留城外的大批朝人难民, 吓得干脆绕开城池, 四散逃去。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小老板 大魏宫廷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大唐官 天下枭雄 红楼之挽天倾 燕归巢 世子妃 圣女请安分 三国军神 明扬天下 乱清 斗罗之空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