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一八章 仗义(第 1/4 页)

    只是洪承畴的口称遵旨与杨振的口称遵旨,表面上虽然一样,内地里却大为不同了。

    杨振看起来好似懵懵懂懂,一副无可无不可,好似不明所以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件事经崇祯皇帝的金口玉言敲定了以后,杨振来京师献俘的最主要目标,就算是达成了。

    不过,他也知道此事在皇帝面前,他不能流露出丝毫高兴的样子。

    否则的话,以崇祯皇帝的多疑与善变,这个刚刚作出的决定,很可能转眼之间就又收回去了。

    所以他的脸上无喜也无悲,仿佛是才闹明白怎么回事,正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但是洪承畴就不同了,口称遵旨之后,心中叹息,尔后扭头看了看跪在一边面无表情的杨振。

    他虽然没有多说一句话,但那眼神,却是意味深长,看得杨振一阵胆战心惊。

    却说洪承畴与杨振两个人皆口称遵旨之后,崇祯皇帝心情大好,当下哈哈一笑,上前将跪在地上的诸人一一搀扶起来,然后说道:

    “卿等不必拘礼,且坐下说话,坐下说话!”

    等到这几个人坐下,崇祯皇帝接着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定了杨爱卿所部兵马移防转隶的事情,倒叫朕豁然开朗,心中也已有了定见,不如借此机会,把朝中久拖不决的辽东大事一并定了!”

    陈新甲、洪承畴、杨振听见崇祯皇帝这么说,立刻凝神静气,侧耳细听。

    就听见崇祯皇帝说道:“洪爱卿,今番京师之事完毕以后,卿即返回山海关去,整顿兵马,安排妥当,年底之前,就从山海关移驻到宁远城去吧。关、宁、松、锦之军,悉皆由卿节制,要确保辽左万无一失!”

    “这个,臣,遵旨!”

    洪承畴听见崇祯皇帝的决定,言语神情略有犹豫,但是很快,就领了皇帝旨意。

    有关他出不出关的事情,已经在朝堂上争论很久了。

    崇祯十一年冬的时候,洪承畴原本好端端地在陕西、河南等地追剿流寇,眼看着就要将流寇赶尽杀绝了,却不料东虏破边而入,时任蓟辽总督吴阿衡被俘不屈而死,宣大总督卢象升不幸战殁,京师危急。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民国之文豪崛起 末日走私商 九州缥缈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史上第一佛修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雪狼出击 苟出一个盛唐 决战第三帝国 大唐官 斗罗之空棍 天下枭雄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沉溺 我家娘子,不对劲 重生之颠覆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