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一三章 慌张(第 1/4 页)

    九、十月的辽西,秋高气爽,漫山红遍,本是收获的季节。

    杨振早知道满鞑子会在十月里来袭,所以早在九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传令松山总兵府所辖各路人马,提前收割了松山城外垦种的高粱地。

    沉甸甸的高粱穗子,尚未完全熟透,但是收割了以后晒干,然后脱粒,脱壳,最后弄成高粱米储藏,关键时候仍旧能抵上松山官军一段时间的口粮了。

    包括那些带着绿叶的高粱秆子,也没有浪费,全部收割了捆扎好,运进了各个营区,预备着在满鞑子军队大举围攻的时候,可以拿它喂养城内马匹骆驼等牲口。

    当然,杨振也特意知会了祖克勇,叫他派人到锦州城里去,直接面见祖大寿,向祖大寿发出了满鞑子可能来袭的警讯。

    祖大寿信不信是他的事情,但是杨振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尽到一点提醒的义务。

    他也并不担心祖大寿会去泄密,因为满鞑子可能在秋冬之际来攻,对于熟知满鞑子作战习惯的祖大寿甚至其麾下的辽东军各部来说,原本也不是什么秘密。

    如果自己提醒了他们,而他们完全不当回事,最后受到了损失,那么下一次,他们就不会再对自己的警讯掉以轻心了。

    而这,才是杨振想要达成的目的。

    自己虽然指挥不了,也指挥不动锦州、杏山、塔山等地的辽东军,但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对祖大寿施加影响,从而让他们变相地为己所用。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让祖大寿本人真正重视自己对于敌情的判断。

    祖大寿叱咤关外多年,对崇祯皇帝都敢阳奉阴违,不当回事儿,想要赢得他的尊重并不容易。

    祖大寿现在之所以还把杨振当盘菜,或者视作一个人物,先后两次与他私下会面,跟杨振是不是总兵官,是不是征东前将军,是不是受到了崇祯皇帝的重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其中的真正原因,说白了,就在于杨振先前所连续取得的对满鞑子作战的意外胜利。

    杨振率数百人,走海路,北上救援松山,居然成功了。

    尔后率数百人,横渡辽海,出击满鞑子侵占多年的辽南沿海,居然又成功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史上第一佛修 民国之文豪崛起 末日走私商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天下枭雄 步步高升 斗罗之空棍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儒道之天下霸主 沉溺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重生之颠覆大宋 大唐官 江湖三女侠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四合院之我傻柱不做好人 世子妃 苟出一个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