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27章 大诗人——李逵(第 3/4 页)

    对方急忙摇头道:“不妥。我等不过是寻常比试,真要是让仁兄遇险,在下的罪过就大了。”

    李云在边上冷笑不已,心说:“憨货。李逵这厮也就是口气大而已,真让他比,铁定抓瞎。这帮书院的学子心眼可真实诚,一咋呼,就往沟里蹦。要知道如此,小爷刚才就不紧张了。”

    李逵见对方不比文章,至少表情上看似着恼,不耐烦道:“那比什么?干脆比策论吧?”

    策论?

    苏轼被誉为大宋科举第一人,他是大宋有史以来制科中成绩最好的考生。制霸制科百年,无一对手。而制科虽然是皇帝对有官员身份的人才,开办的科举考试。只针对文官,而且大部分参加的官员有进士身份。

    苏轼能够在制科之中制霸无敌,显然他对于制科考试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而制科考试考什么?

    策论。

    不看诗词歌赋,只看策论水平。

    苏门也延续着这种传统,策论写的有深度,有广度。高屋建瓴,却并不空洞。文采斐然,却不失格调。总之,策论是苏门的传统强项。李逵开口就说比策论,对方听了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这绝对是欺负人,还能好好的比试,让爷们赢一场了?

    阴险,太阴险了。

    “明知道苏门最拿手的就是策论,还用和他比策论,显然是想要吊打我。”刘松年心中暗忖,绝对不能让李逵称心如意。

    其实,听到李逵想要比策论的时候,他额头的冷汗都下来了,看向李逵的眼神都带着警惕。显然,他笃定李逵这么做,是让自己傻呼呼的往坑里蹦,最后李逵在坑沿上,往他脑袋上丢石头,侮辱他,欺负他,嘲讽他。

    他绝对不能让李逵的奸计得逞了。

    也有不开眼的首阳书院的学子,觉得自家大师兄赢定了,叫嚣道:“刘师兄,我们比!”

    刘松年,也就是首阳书院的首席大师兄,胸口堵的好像是被压了一块大石,喘不过气来。看热闹的不怕事大,感情丢脸不是丢你们的,就不在乎是吗?

    收敛起刚才的嚣张,刘松年语气缓和了不少,显然他也明白,李逵这厮似乎不好对付。全身都是刺,不太好下手。

    沉吟良久,才腆不要脸的说道:“策论关乎国政,我等学子没有观政经验,冒然臆断,恐怕对庙堂有非议的嫌疑,不妥,不妥!”

    “文章,文章比不;策论,策论不比。这都是读书人的本业,你还想要比啥。”李逵有种被耍了的气急败坏,他是个好演员,至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做戏自然要做全套。

    他当然不会想起,刚才比文章的时候故意吓唬对方,说了一句后世的‘金句’。对于文章来说,一篇文章几百字,上千字,大部分都是凑字数的无病呻吟,而‘金句’就是画龙点睛的法宝。只要有了‘金句’的加成,一篇立意尚可的文章就立马身价百倍,甚至有可能成为传世名篇的可能。

    在刘松年看来,李逵是有‘法宝’的读书人,自己心虚了,岂不是正常的反应?

    为什么《岳阳楼记》如此感人?

    还不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就像是有人评论天下第一骈文《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里,王勃几乎是开挂的存在。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宝天华……人杰地灵……’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所以有人说,《滕王阁序》是开挂的文章,‘金句’‘警句’不要钱的似的撒下来。读书人读这篇骈文,就像是从一开始到最后结束,中了无数连招之后的样子。前半程被打空血,后半程被鞭尸,可见其凶残程度。试问:哪个读书人能挡得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风声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嬉游花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斗罗之墨竹剑 圣女请安分 我是不是见过你 召唤之绝世帝王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