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差点忽悠出一个帝师(第 2/4 页)
三叔公心里头那个生气啊!
什么叫‘又’,他多精明的一个人,就因为认识的字少,就活该被骗吗?
后来不信邪的三叔公决定废物利用,那时候李氏开始发达了,搬到了县城边上的庄子里。再后来,颜夫子来族里的族学当先生,颜松过了一段时间也来了。
有了颜松给他读书,讲解,他才明白了这本书的所写的内容,浩瀚如同星河,无边无际。
说到钱,真不值钱,就卖一吊。
算起来,也就是六七十文。大宋的书籍以精美著称,京城知名的书局出的书籍,动辄几贯一本。还有一种就是文人自己找刻书匠人,印制之后送人。早年苏轼就很热衷这种事,他经常没钱,也和他过段时间就要自费出本小集子诗词,亲戚朋友都送一遍有关。后来,实在太穷了,苏轼也没有了这个爱好。
赵煦虽然和好奇,但没有开口问,这书的价值。在他看来,书的价格并不重要,内容才是他最为关心的地方。但是郝随这个宦官不一样,宫里头的宦官都是从穷苦人家出来的,对钱特别敏感。尖尖的喉咙阴阳怪气的对三叔公问道:“这不值钱的书,多少钱买来的?”
“一吊钱。”
三叔公坦然道。三叔公这个人坦荡的时候,啥话都不避讳。
“一吊钱?哈哈,这等货色,您老也能当宝贝?”郝随嘲讽道。
三叔公不为所动,郝随碎嘴子和他过不去,有的是他的主人去管教他。郝随的主子还在边上呢?就看赵煦的心思。赵煦出宫之后,化名黄佣,但都一样。可赵煦的心思都在书上头,根本就没有发现宦官郝随竟然和三叔公有争宠的心思。反倒是三叔公不咸不淡道:“书的好坏并不在其价格,而在书中的韬略,你可懂?”
问宦官,韬略,郝随能说什么?
要说治水,郝随还能说说。大宋的官员也好,宦官也罢,做官之前都或多或少的学习过治水的办法。说是上过治水补习班也不为过,这是办法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他只能暗暗咬牙,把心头的不甘放在肚子里。
此时的赵煦,心思都被这本《帝王术》吸引住了,他小心翼翼的翻开之后,一股子劣质纸张的腐臭味,扑面而来。赵煦忍着心头的不适,打起精神看起来。细看之下,大失所望。
乱七八糟的内容,似乎什么都有一些。
《鬼谷子》中的内容《持枢》、《中经》,《荀子》中的内容,《君道》、《臣道》……但看着看着,赵煦仿佛看到了一点门道,这书大部分讲的是人心。
如何揣摩,如何控制,最后就是驾驭权术。
虽然篇幅打乱了,文字也杂乱无序,内容也破有错处,还能看出这书似乎是用书局废弃的雕版印出来的,有些字都模糊了,显然是无良奸商,用别人家丢弃的雕版,拼凑出来的一部书。说是《帝王术》,还不如说是大杂烩。
合上书本,赵煦再次看到封面,低声自言自语道:“这图似乎哪儿见过。”
郝随定睛一瞧,颇有成就感的兴奋道:“是灶王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