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14章 苏门败类(第 2/4 页)

    丰乐楼是大宋酒楼中的佼佼者,甚至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每年上元的东京花魁争夺,也在此楼进行。

    差不多的酒楼也有,比如说曹楼,八仙楼,长庆楼,班楼。

    但是对于东京人来说,任何一家酒楼都比不上樊楼在东京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就是丰乐楼。

    高俅将胸脯拍的啪啪响,对李逵和李云信誓旦旦道:“放心,哥哥带钱了。”

    丰乐楼的开销,三人百贯也是能够拿下来了。当然请楼子的头牌舞女,歌姬不太现实,但是高俅保证都是上等货色。

    其实,高俅也没有去过丰乐楼,他对这座酒楼的印象,也是来源于市井的道听途说。

    算了,既然高俅一再坚持,李逵就跟着去吧!

    走在东京汴梁的街头,李逵其实非常不适应,同时李云也是如此。不同于李云,李逵见识过什么叫超级大城市,后世千万人口的城市比比皆是。百万人口的城市,三线城市都不见得能排的上名。

    可李逵即便是见多识广,也无法适应,百万人都住平房的大城市。

    东京城内一百多万人,都住平房。

    住平房也无所谓,大家都住平房,皇帝家也住平房。皇弟家的平房就是地基高点而已。也不会高地离谱。

    华夏的传承里,九这个数字是天地神享用的,人不配。皇帝可以享用七这个数字,但一生之中只有一次的机会,就是死了,驾崩了之后,发丘七层。

    九五之尊,五是中间的数字,预示着帝位。

    宫廷之中,最雄伟的大殿也只有五层台基,就是这个道理,超过了,人无福消受,要受天谴。

    当然这是封建迷信,不可取,也不可信。

    李逵不适应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房子太低,而是街道没有路牌,周围没有参照物。都是平房,怎么来参照物?放眼望去,都是差不多的建筑,很容易迷糊。

    倒是东京城还是有些地标建筑的,比如说朱雀门和宝寺福胜塔,前者是内城正门,是大宋的门面,修的高些也是必要。后者是开封铁塔。但是这些地标建筑物,除非站在屋顶上才能看到,要是在街上,也不见得能看到。这导致李逵经常有种幻觉,东京城就像是她老家的蒙山镇,只是扩张了数千倍。然后极容易在城中迷路。

    这种感觉在颖州,扬州,甚至齐州这样的大城市也没有遇到了。

    人口十万的城市,难不倒李逵,没想到百万的东京城,却为难了他。

    东京汴梁城给他的感觉就是:人口百万,铺天盖地,无边无际。

    丰乐楼之所以出名,主要是这是东京城内为数不多的三层建筑,而且不是一栋楼,是五栋楼形成一个建筑群,三楼还有往来的索桥,可以通行。站在三楼之上,几乎可以俯瞰大半个东京城,这才是让丰乐楼闻名的最重要的原因。

    至于说别家也建三层,四层……二三十米的高楼不是不行,其实工艺上难不倒大宋的工匠。

    但是不要忘了,这是东京城,皇帝也住城里。谁家的房子修的比皇帝的大殿都要高,且不说僭越违制。

    就是皇城司也不能答应。

    要是别有用心的人,修了这么一座楼,天天在楼上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怎么办?

    七拐八拐的,李逵终于看到了闻名已久的丰乐楼。

    五座三层的木楼,雕梁画栋,彩绘如新,在阳光下给人种熠熠生辉的富丽堂皇。据说,当初修建樊楼的时候,主家参考了商纣王修建的鹿台,不过鹿台有六座高楼相连,不是皇帝根本就不敢修。其实普通皇帝也不敢修鹿台一样的建筑,非昏君不能拥有。

    和鹿台修一样,肯定不敢。主家取巧,取其一半修建。之后易主之后,最近又添加了两座楼。可以说,丰乐楼已经修到头了,再往上修,就要有杀头的大祸了。

    高俅挤眉弄眼道:“待会儿进了楼,有两百步的回廊,如今这天色还早,也不知道歌姬们是否起来,据说华灯初上之时,这两百步回廊下,群芳争艳,将回廊挤地满满当当的,好不热闹。但凡只要兄弟看中了,就尽管挑,都算在哥哥的身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我家娘子,不对劲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风声 嬉游花丛 沉溺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小老板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办公室潜规则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汉帝国风云录 红警军团在废土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