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31章 魔王出渊(第 1/4 页)

    “着甲!”

    面对愕然的李云,阮小二的反应极快,从驮马的马背上卸下了李逵的铠甲,还有他那把让人不寒而栗的三尖两刃神锋。三尖两刃刀其实在大宋军队里很常见,也是《武经总要》中刀八色的重要武器,三尖两刃刀又称掉刀,由陌刀改编而来,为了适应骑兵作战,增加刺的尖刃和长杆。但李逵的三尖两刃神锋不同之处就是比普通的掉刀更长,更重。

    当阮小二扛着李逵的三尖两刃神锋走来的那一刻,高俅终于明白了‘着甲’的真正含义——他的文官兄弟李逵,想不开,要亲自带兵冲锋!

    这要是说出去,高俅的脸往哪儿搁?

    更让他尴尬的是,他的勇气并没有因为兄弟情义而暴涨,反而如同被冰水浇透的身体,飕飕发抖起来。

    “人杰,万万不可!”

    高俅抱着李逵,他哪里敢让李逵去送死?

    可李逵却满不在意道:“高俅,你不用去。”

    听到这话,高俅明显的一愣,随之而来的是内心的窃喜。不用去送死,对于高俅来说,无疑是一个让人高兴的事。但随之一想,他应该为这种贪生怕死的念头而窃喜吗?丢人啊!他高俅可是军汉子弟,尚武的精气神崩溃了且不说,总不能他眼睁睁的看着文官去上战场吧?

    虽说,李逵这个文官绝对是文官之中的异类。

    但高俅之前在苏轼门下的时候,对李逵和李云,一直是以老大哥的心思去照顾的,虽说这两人根本就不需要高俅的照顾。

    后来到了京城之后,李逵更是调转了身份,高俅也甘之若饴的接受了这种身份的转变,谁让李逵搭上了刘太师呢?

    可眼下,李逵要在高俅的眼皮子底下对党项人发动进攻,自己却只能干看着,这种局面说什么也不是他能够接受的,不由建议李逵:“人杰,稍安勿躁,党项人已经宿营,他们跑不了。再过一个多时辰,天色就要暗下来了,我们抓紧时间休息,等到半夜里去偷袭岂不是更好?”

    可惜,这个建议被李逵当即拒绝:“党项人虽然宿营了,我们也可以安排人袭营。但问题是,你能保证你的人和李云的骑兵能够在夜晚作战?”

    夜袭,虽说被说书艺人都快说烂了的战术,但在实际战场上,几乎不可能发生。

    就一个夜盲症,就能让大部分军队排除在夜袭之外。

    而且,夜间作战如何进攻,如何集结,如何在夜晚转移,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甚至大宋最精锐的军队恐怕也做不到。白天作战,可以用旗语作为主将下达命令的辅助手段,加上通信兵,军队之间的协同作战,成为可能。而在夜晚,鼓点能够作为下达命令的传播途径吗?

    显然,战鼓无法做到复杂的命令下达,只能作罢。

    这也是为什么夜晚是作战偷袭非常的好的伪装,却鲜有野战而出名的战例。

    不是没人想过,而是做不到。

    高俅刚提出来,心里就打鼓,被李逵反驳之后,脸上更是慌乱不已。夜袭是他能够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了,一旦别李逵拒绝之后,他也是束手无策。

    可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提醒李逵道:“人杰,真要是现在就发动进攻,你手中就两百骑兵,其他的骑兵都让你当成斥候派了出去,这点人马想要和党项人交战,一旦败了,后果不堪设想。”

    “党项人也不过才二三百人,掀不起浪花来。”

    说话间,李逵就开始着手准备带着人绕过土梁,对党项人发动进攻。李逵来鄜延路的阳泉县赴任,明明是个县尉的文官,却连铠甲武器都带上了,要说他连一点企图和准备都没有,高俅说什么也不会相信。

    他甚至还有心情宽慰高俅道:“高俅,且宽心,我带着人先干一票。要是干不过,还能趁着夜色逃跑。夜袭做不到,在夜里赶路是不怕的。加上我们的斥候是准备最充分的,方圆几十里之内,根本就没有其他党项军队出现,不用担心我们会陷入党项人的苦战之中,此战是我禁军在西北立威之战,不得有失。”或许李逵平日里的性格大大咧咧,但是在遇到被偷袭的运粮队之后,立刻表现出了足够的谨慎。至少斥候的人数被他增加了一倍。虽说李逵身边可用的骑兵数量大大减少,但在请报上的好处立竿见影。

    三百多斥候派出去,总该得到些有用的情报吧?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我家娘子,不对劲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风声 嬉游花丛 王者至尊小说 沉溺 希腊神话 小老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重生之民国元帅 办公室潜规则 红警军团在废土 大汉帝国风云录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