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55章 权宜之计(第 1/4 页)

    “徐大人啊!你只当可怜可怜我成吗?我连自己的衙门都不敢回去,县里头也没有余粮给百姓当种粮,这颍州城的大户都是一个鼻孔里出气的主,他们要是不想放粮,耽误了春耕,你我都交代不过去。”

    说话的这位姓唐,下面的知县老爷,被一群堵着衙门要种粮的百姓给吓怕了,只能找徐让来打秋风。

    徐让端着茶碗,心中七上八下,他想要整治的是贾道全等人,可没想到,刚刚出了一口恶气,把常平仓控制在手中之后,回到衙门不到三天,却被自己手下给堵住了。

    大宋的知州老爷负责当图章,基本不怎么管事。

    这不是说大宋的官员都是尸位素餐之辈,而是大宋的制度限制了知州在官场上的发挥。通判作为知州的副手,并不是什么大官,但是大宋的通判却有一项非常古怪的职能,可以直接上书皇帝。当年太宗皇帝就很不放心知州们天高皇帝远的糊弄他,于是就给通判多了一个可以监察知州的职能,偷偷给予秘密上书的皇帝的权力,而且不经过中书省和御史台,直接送入大内之中。搞地大宋的通判像是知州的监视者一样,让人难受,知州消极怠工也就成了常例。

    尤其是通判的职责和知州的职责完全重叠,可以说,知州和通判两人之中,有一个人做事勤恳,另外一个人必然会无事可做。总不能让官阶更高的知州老爷忙里忙外,通判却无所事事吧?

    于是,大宋州一级的官场,就变得有意思起来,基本上就是通判忙里忙外,知州却在游山玩水。

    于是下属只要有事,就会直接找通判,而不是去找级别更高的知州老爷。

    颍州通判徐让也是如此,他被颍州治下的县令唐倞给堵住了,虽说汝阴县令唐倞说的是他的难处,但目的只有一个,要粮。

    “这事学士已经知道了,他正在想办法。”徐让不说破,只是用言语推脱着。

    可是唐倞却颇有怨气的说道;“徐大人,您还不清楚吗?学士终究是学士,他和我们不一样。我等都是官场的劳碌命,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真要是有了错处,御史台根本就不会搭理我等米粒大的前程,只要吏部在岁末的评语上写上两个字——下下,说不定过一两年,下官就要去看守料场,做个不入流的小吏了。”

    徐让摆摆手道:“不至于,但你总该说自己来的目的吧?”

    “听说老大人手里有三万多石粮食,我不要多,给我两万石,我就能将县里缺粮的状况解决了。

    “两万石,你可真真敢开牙啊!”

    徐让气地真相拂袖而去,连说:“没有,这粮食不是给你准备的。”

    “徐大人,你别动怒,听我说。”唐县令忙起身作揖道:“你我都是这颍州官场的浮萍,说不定哪天就离开了。可我们和学士他老人家不一样,他不用在乎政绩,且能往高处走,而你我不往高处走,难道还要往下走吗?昔日同僚成上司,情何以堪啊!”

    “这个……”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风声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嬉游花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斗罗之墨竹剑 圣女请安分 我是不是见过你 召唤之绝世帝王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