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两百零二章 物以稀为贵 (更新完毕)(第 1/3 页)

    在缂丝技法的运用上,合色线在宋代比较流行,南宋朱克柔、沈子蕃等缂丝名家的作品中,经常都能够看得到。

    可惜到了明代,合色线就几乎很少看到有人使用了。

    而在宋代和明代之间,合色线的使用相对于宋代而言,要少了许多,却比明代又要多了一些,通常一幅缂丝作品只会在一两处地方使用合色线。

    比如,京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缂丝《东方朔偷桃图》,也仅仅只是在东方朔的手指缝,用黑、白二色丝,和灵芝的茎部用石青和米色二色丝,总共也就两个地方使用了合色线。

    再比如,米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缂丝《花地鸟兽》中,也只在鸟腹部一个地方使用了合色线。

    而这幅缂丝《蟠桃献寿图》仅在右下角竹叶丛中的最下方那片竹叶上,使用了淡绿和淡黄两种不同色相的合色线,而且面积极小,非常不显眼。

    就合色线使用这一点,对这件缂丝作品的断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向南目前的判断,这幅缂丝《蟠桃献寿图》,并非是题签上所写的宋代缂丝作品,而应该是元代缂丝作品才对。

    当然了,尽管这件缂丝作品不是缂丝技艺发展达到巅峰时期的宋代作品,它依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市场价值。

    这就跟元代缂丝作品存世量有关了。

    由于政权时间短及社会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留存至今的元代缂丝作品极少,中山故宫博物院藏了4件,辽省博物馆藏了2件,京城故宫博物院和大都会博物馆也仅藏了数件。

    而元代之前及之后的缂丝作品存世量就多了,光是在中山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70件宋代缂丝作品,以及32件明代缂丝作品,加上其他博物馆的馆藏数,那就更多了。

    物以稀为贵呀!

    不过,这些事就没必要告诉弗雷德了,毕竟跟一个外国人讨论这是宋代的还是元代的缂丝作品,根本就说不清楚,还是不要浪费口水的好。

    总而言之,这幅缂丝《蟠桃献寿图》用来当作修复北宋汝窑天青釉洗的修复费用,肯定是可以的,对于向南而言,说不上是赚,也谈不上亏。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至尊战王 华娱从男模开始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987我的年代 捞尸人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那年花开1981 文豪1978 讨逆 重燃青葱时代 1979黄金时代 混沌天帝诀 神州战神 重回1982小渔村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龙王令 国民法医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仵作惊华 慢性沉迷 漂亮朋友 白色口哨 小蘑菇 斗爱之冠 黑天 刺青 蜜桃甜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他从火光中走来 盖世神医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魔种降临 宦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