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桓温之思攻入谯县(第 3/4 页)
桓冲见状,自然不再说什么,也当即上马,随桓温一起,朝大军走去。
时值深秋,夜风萧瑟,使人心生寒意,而桓温此刻,正是百感交集,被这秋风一吹,更是心神俱伤,一时间竟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这一次不仅无功而返,还大损兵将,回到朝中,必定威望顿减,他所谋划的大事,也将从此成为梦幻泡影。
他恨,他叹,但终究不能改变这一切,他绞尽脑汁,想要找到弥补这一切的办法,但最终不过都是自欺欺人。
自此一败之后,他已无力再举,朝中重臣,特别是王、谢之徒,更不会支持他再举。
他又想到了郗超,这个足智多谋,屡屡建言,而自己却没有采纳的人,既然郗超在伐燕之前,便有如此的见地,对形式的判断,没有出过丝毫差错,那么此后,他是不是也已经想到了些什么。
天逐渐的亮了,桓温和桓冲也终于追上了先他们一步而走的大军,他们正就地埋锅造饭,准备这一天的吃食。
桓温终于停了下来,用过饭后,桓温便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行动,桓温问道:“据说秦兵要来,怎么现在还未闻消息。”
桓冲道:“据报,秦军自洛阳至颖川,若不出所料,现在秦军应正与袁豫州交战。”
桓温听到袁豫州三个字,不禁怒火中烧,要不是袁真无能,不能攻克石门,他又怎会有如今的境遇,他的伐燕大计怎会失败。
桓温强压怒火,说的:“袁真?最近可有他的消息传来?”
桓冲道:“袁豫州可能尚不知我军已撤,现在仍在石门,要不要派兵告知袁豫州,让他退守谯、梁。”
桓温道:“让他再与燕军纠缠一会儿,暂时不要告诉他。”
桓温想着这一次北伐失败,全怪袁真,袁真的死活,他已不想再管,就这样让袁真丧命燕军之手,也算是他赎罪了吧。
可是桓温哪里知道,袁真在久攻石门不下之后,便一连派出十余名哨骑,前去枋头,申明情形,请求放弃强攻石门,别开他途运粮。
就在几日前,袁真接到哨骑回报,说枋头早已没了大军人影,大军多半已经撤军。
袁真得知消息,刚开始还不信,可是哨骑接连回报,都是一样的话语,袁真大惊之下,不得不信,心想大军既已撤离枋头,恐怕大势已去,再攻石门,实为不智之举,于是当夜,袁真便帅军后撤至梁国,想要守住自己好不容易攻下的谯、梁二郡。
而另一面,自东涧大胜之后,慕容垂并没有穷追不舍,而是就地驻扎襄邑,他准备回过头来,解决桓温留下来的残余势力,收复被晋军攻下的燕国的领土,还有处理掉桓温入燕之后,举兵反叛燕国的叛臣贼子。
其中便以前兖州刺史孙元、高平太守徐藩首当其冲。
自桓温从枋头撤军之后,留守武阳的孙元可谓是后知后觉,完完全全被桓温给欺骗了,他还做着重当兖州刺史的美梦。
可是当他得知桓温撤军却不带上他的时候,他不禁暴跳如雷,指着南方怒骂道:“好你个桓温,本以为你有雄才伟略,一世之雄,能平定中原,恢复神州,谁曾想你竟是个贪生怕死之徒,兵锋未交,便有如鼠窜一般逃遁而去,将我等抛弃于此,我孙元真是瞎了眼,才会带着全族人来投靠于你!”
骂上一骂,只能逞一时口头之快,并不能解决孙元当下所面对的问题。
桓温走了,他孤立于燕国之内,他的下场,根本不用想,便可以得知,可是他不甘心,他要做最后一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