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择生或死东涧大败(第 3/4 页)
邓遐道:“大司马智计无双,说三千够了,那必然是够了。”
既然桓温已经决定放弃自己的性命,邓遐此时也顾不上什么尊不尊重了,不禁出言讥讽了一下桓温。
桓温对此虽然心中不喜,但想到现在邓遐还有用,他也没必要和一个将废之人计较,说道:“那好,邓将军就下去准备吧,我明日一早便帅军离开襄邑。”
邓遐闻言,退了出来,此时他的心里可谓是百感交集,不禁想到,自己戎马一生,为大晋东征西战,到头来,换来的却是被遗弃的结果,这可真算是极大的讽刺了。
明日桓温便要走了,那自己呢?是真的就此命陨襄邑,还是再为自己的生命搏上一搏,换取不一样的未来!
在尚有一丝生机的时候,没有人愿意选择死亡,邓遐自然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所以,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第二日,桓温帅大军从襄邑南城门离去,留下邓遐手下三千余人镇守襄邑。
然而让桓温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帅军离开半个时辰之后,慕容垂便开始对襄邑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在第一轮进攻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邓遐便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决定,帅军撤离!
而且撤军的方向,还和桓温的并不一样。
随着邓遐的不战而退,慕容垂很快便进入了襄邑城中,然后紧接着,没有片刻停歇,慕容垂便率领大军朝桓温撤军的方向追去。
至于邓遐手下那几千兵卒,慕容垂根本就没有兴趣,任他逃去。
桓温对着一切并不知情,他还以为邓遐至少可以坚守襄邑半日,为他赢得撤退的时间,现在正疾行在南撤的道路上。
然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襄邑城南不过四十几里处,有一设伏的绝佳之地,名为东涧。
顾名思义,东涧乃是一个水涧,而且就在官道之旁,涧旁竹林丛生,足以隐秘数千士兵。
慕容德便帅军埋伏在这里,等着桓温到来。
就在桓温出城一个多时辰之后,慕容德布置在官道两旁的哨骑便发现了晋军踪迹,于是快马奔回东涧,禀告慕容德道:“殿下,晋军来了。”
慕容德听闻桓温大军到来,心中十分激动,连忙下令道:“传我军令,等会儿只要我帅军冲出,大军便一拥而上,直击晋军。”
又过约半个时辰,晋军的前锋已经来到了东涧,他们疾行而前,并没有发现东涧埋有伏军,而慕容德也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并没有动作。
直到前锋军队走过,中军走来,慕容德突然一声怒吼“杀!”然后便策马冲出,直奔中军而去。
中军,在慕容德看来,那便是桓温所在之处,虽然其兵力定时晋军之最精锐,但若是能于混战中,了结了桓温的性命,就算是他战死沙场,也是值得的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